•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四川阆中川明参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5-04-02 10:42 作者: 庞小琼 1055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3月30日,四川省阆中市五马东兴中药材产业园区里,2000多亩川明参已经成熟。简单吃过午饭的农民工挥舞着锄头,开始挖川明参。药农们满头大汗,挖出一根根白生生的川明参,整整齐齐码放在塑料筐中准备过磅。“我们这几天每天组织50多名劳动力采挖川明参,从地里采挖出来马上拉回生产车间进行加工和储藏。”阆中市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炜介绍道。

  “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现在安逸得很,土地流转给公司后,每亩有400多元的收入,而且平时除草、施肥、看管等劳动报酬每月有近两千元。这几天赶上大忙季节,实行计件工资,每人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五马镇游柿垭村农民杨明菊说道。

  据阆中市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蒲炜介绍,目前全市种植川明参4.2万亩,总产量4万余吨,总产值将突破4亿元,药农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阆中川明参产业近年内能取得如此成效,当地政府和企业着重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基地规模化。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思路,积极建设国道沿线五马至三庙4万亩川明参产业带、在江南至天宫1万亩川明参产业带,巩固提升五马东兴中药材示范园,使“两线一园”成为川明参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实现川明参由零散种植向集中连片种植转变,由点状向带状和园区集聚发展。

  种植科技化。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目前有两个新品种通过鉴定,2015年通过审定。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覆盖、化学除草等核心技术。成功探索川明参粮药套作、果药套作、药药套作等新的栽培模式,解决了川明参的重茬换地问题。稳定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新机械。与农机部门、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大力研发并推广川明参采挖机等新型农业机械,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产品安全化。重点支持无硫加工生产线建设,开展川明参鲜品收购、无硫加工,提高初加工产品质量,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川明参精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阆中川明参的产品质量标准,争取得到省技术监督局的发布认可,掌握阆中川明参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提高阆中川明参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大力实施川明参品牌战略,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指导市场主体增强品牌意识,广泛采用包装标识,加快川明参商标注册步伐。

  营销市场化。突出抓好本地市场、成都集散市场、广东等沿海消费市场在食用和药用两个方面的营销宣传,全面提升阆中川明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合作、联合、委托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全国主要药材市场、干货市场、养生市场建立直销窗口;积极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推进“阆中川明参”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与中药材天地网、“天猫”、“淘宝”等热门购物网站合作,拓展电子商务广阔市场。

  经营组织化。强化对经营主体的培育,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发加工川明参系列产品,突出无硫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川明参产业附加值,实现农业与工业强势互动,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扶持建立川明参种植基地500亩以上,销售基地产品80%以上,发展社员50名以上的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种植川明参的组织化程度;重点培育种植50亩以上的联户经营、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提高川明参种植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相关链接

  川明参,俗名沙参,为伞形科川明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川产名贵药材之一,在阆中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老观、千佛等传统产区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生态环境,孕育了川明参特有的品质——纯度高、品质好、药性强。2009年7月“阆中川明参”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登记保护面积6700公顷, 2012年5月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特约记者 张晓东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9日电(戚嘉慧邓菲)洮河两岸,8月的阳光洒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绵延起伏的田野上,中药材的绿浪铺向远山。“这苗子精神着呢,现在能卖13至18块一斤,收购商直接到村口来拉。”田埂上...

早晨6点,天色初亮。记者随着人群涌入甘肃陇西县首阳镇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只见现场交易一片火热,占地180亩的市场被十里八乡药农的三轮车和全国各地客商的大货车塞得满满当当。步入4800平方米的交易大...

2025年8月27日至29日,由重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联合主办,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承办的“喜马拉雅药用芳香植物可持续利用管理国际...

8月26日,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在南宁市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交流,为南宁中药...

8月24日下午,中医药政策解读与标准发布、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在陇西“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举办。甘肃省药监局局长吉永锋,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宋常青,定西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