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廉价药消失再证“以药养医”之痛

2014-08-11 15:23 作者: 庞小琼 410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年来,人们发现像维C银翘片、黄连上清片、甲巯咪唑片这些过去的常见药现在越来越难买了,这些少则几毛钱多则几块钱的药,常常能达到“小药治大病”的效果,例如甲巯咪唑片是治疗甲亢的首选基础药,一瓶只卖两块多,疗效好而且价格便宜,而如今这种药在市场上却难觅踪迹;新闻中的丁先生被毒蛇咬伤急需抗蝮蛇毒血清,家属跑了多家医院和药房苦寻不得;2011年因为鱼精蛋白短缺,全国许多医院甚至一度陷入停做心脏外科手术的尴尬。

  治病的廉价药为何渐行渐远?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公立医院生存发展,国家明确规定公立医院可以将药品加价15%后向群众提供。这种医疗体制被称为“以药养医”,这种医疗体制让医院和医生主要靠卖药赚钱来养活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受利益驱使,能带来高收益的高价药逐渐受宠,低价药则被打入冷宫。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药品政府定价,药品限价同时也体现在低价药上。为此很多人认为取消低价药的药品限价,让低价药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药企有了利润就会有生产低价药的动力,从而保障低价药的市场供应。为此国家发改委于今年五月取消了500多种低价药的最高零售价,不过3个月过去了,过去的经典低价药依然难觅踪影。这充分说明了完全依靠市场化以期改变廉价药不断消失的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对此,国家可以建立廉价药储备制度,即对于一些临床必需的廉价药,政府可以给药企补贴,进行“公益性生产”,保证廉价药的市场供应。

  廉价药消失的背后,是在医药这个特殊行业里医院、药企、医药代表的集中角力,三者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也让“廉价药”成为牺牲品,而利益的背后就是“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虽然我国医药改革中多次提到要“医药分离”,然而长期以来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由于既得利益者的固守和改革者的不够坚定,“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确实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集体焦虑。让“廉价药”回归的根本是要打破利益的藩篱,真正实现医疗体制由“以药养医”向“医药分离”过渡。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