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玛咖被誉为“神药”之后 还有多少养生神话?

2015-01-14 10:35 作者: 庞小琼 1151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当前公众普遍缺乏一些养生知识,从而使一些人盲目跟风,失去了判断力,跟风背后是科学素养的缺失及文化信仰的迷失。

  周末在家楼下的商业摊点闲逛,被耳边传来的一句话深深吸引:“玛咖,最近很流行,科学家发现有神奇功效,能提高免疫力、增强肾功能……睡眠差、精神差,吃了保见效,有钱人现在都在吃这呢!”扭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卖干货的商贩正向一位大爷兜售产品。“有钱人都爱吃这个?”大爷果真被吸引。又是玛咖,又见“神药”。在包装神药的路上,商家们就没歇过。尤其是这个互联网时代,造“神药”的速度更是日新月异。

  大概从去年开始,网络上开始流传着“神药”玛咖的产品宣传,说得神乎其神,但商家夸大虚假宣传的问题接连被媒体曝光。玛咖是原产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它和萝卜属于同一个科,根的形态与圆萝卜也很相似。玛咖是生长在南美洲秘鲁安地斯山区的一种植物,当地人除了把玛卡当成果腹的食物外,还意外发现玛卡可增加体力、耐力以及抵抗疲劳的力量,被传得最广的是说它可以增强性能力及生育力。作为一种食品,对人体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当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效。每天把玛咖当饭吃也不可能吃出长生不老的身体。分析玛咖被包装、追捧为神药的过程,发现似曾相识,还记得鸡血吗?还记得绿豆吗?

  为什么各种各样的“神药”总会有市场?而且是前赴后继,一个倒下了,一大批又起来了呢?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养生的传统。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为了要延年益寿甚至是长生不老,常常炼丹、求仙,这些跟道教有点关系,历朝的皇帝也有因为炼丹而死掉的。一般的老百姓也希望健康长寿,要进补,有一点钱的时候,刚刚吃饱饭就想要怎么养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养生变成了我们的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甚至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有很深厚的土壤在里头的,这是历史的原因及文化的原因。

  曾经看到一项关于“中国人跟风心态”的问卷调查,共有5434人参与。当提出“您认为当今中国人跟风的程度如何”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非常严重”的占75.3%,选择“比较严重”的占22.0%。面对“您认为当前哪类跟风现象较严重”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1.9%的人选择“养生热跟风”的,位列问题的前3名。

  在随机采访发现,中老年人几乎100%收看养生类节目,超过八成的被采访者表示愿意按照电视上所介绍的方法去养生。还有不少观众经常与亲友、邻居交流养生经验,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可信度很高,会对大众传播的信息起到多级传播的效果。

  当前公众普遍缺乏一些养生知识,从而使一些人盲目跟风,失去了判断力,跟风背后是科学素养的缺失及文化信仰的迷失。与此同时,百姓缺乏批判、质疑的意识,也造成了追捧“神药”,绿豆是可以降火、解毒,但一天吃一斤,身体能承受吗?曾有大妈坚持天天吃绿豆,最后吃得头晕眼花,全身没力,不得不到医院来治疗。四川还有人听信“健康教母”马悦凌生吃泥鳅可降肝火治疗多种疾病的说法,导致当地疾控中心一年多时间内,接收了100多个生吃泥鳅染上寄生虫病的患者。试想下,这些人如果吃绿豆、生泥鳅前,能多提出疑问,多想想,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患者了。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李劼)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