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上药2.7亿控股中谷生物 整合抗肿瘤药产业链

2015-02-26 14:19 作者: 庞小琼 2976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在2014年进行过多项并购的上海医药 (601607,收盘价17.27元)于昨日(2月25日)晚间公告 ,公司决定由下属全资子公司华宇药业和下属控股子公司金和生物分别以现金出资1.6亿元和1.1亿元,重组大理中谷红豆杉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谷生物)并最终取得其40%和27.5%的股权,实现上海医药对中谷生物的控股。

  上海医药总裁左敏2月25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公司生产紫杉烷类产品,而中谷生物可以为此提供优质的原料,因此公司通过控股中谷生物来保证优质原料供应。

  此外,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上海医药的收购多集中在医药分销领域,此次收购中谷生物,或许表明公司的并购触角已经开始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或每年贡献2333万净利

  资料显示,中谷生物成立于2014年8月,目前的主营业务为种植和销售可提取抗肿瘤药物关键中间体10DABIII的珍稀植物红豆杉,核心资产为其拥有的位于云南大理州的红豆杉苗(树)共计551.8万株以及相关林地使用权。截至2014年8月31日,中谷生物总资产为4.34亿元,净资产为1.2亿元。

  左敏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生产紫杉醇,而中谷生物的原料非常优质,比公司此前从外采购的质地还好,这也是公司(对其)进行收购控股的原因之一。“(中谷生物)收购过来(后),我们首先要保证上海医药原料的供应,在此之后才会考虑是否对外销售(红豆杉相关产品).”左敏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上海医药旗下金和生物的主业为生产和销售植物源抗肿瘤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公司研发生产的紫杉烷系列抗肿瘤药中间体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占有国内市场50%以上的份额。目前金和生物聚焦于三大植物源抗肿瘤药物,其中一个就是以红豆杉为原料的紫杉烷类产品。“公司(上海医药)控制中谷生物,一方面在于保证优质原料,另一方面则会有一定的成本控制优势。”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红豆杉类(植物)虽然可以种植,但还是供不应求。”

  数据显示,抗肿瘤药物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销售增速远超医药行业平均水平。而在众多抗肿瘤药物中,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紫杉烷类产品名列前茅。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后,中谷生物股权结构将变更为,华宇药业持股40%,康亚生物持股28.225%,金和生物持股27.5%,其他自然人持股4.275%。中谷生物的最终注册资本将增加到4亿元。

  公告显示,经预测,中谷生物未来五年年均销售收入约为3660万元,未来五年年均净利润约为1140万元。考虑重组中谷生物后带来的经济协同效应,预计本项目未来五年年均可为上海医药贡献净利润约2333万元。

  收购延伸至产业链前端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此次控股中谷生物的金和生物也是由上海医药并购而来的。

  2012年1月,上海医药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西三维)与金和生物签订投资协议,中西三维获得金和生物51%股权,并表示将加大对抗肿瘤原料药领域的投入。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去年上海医药进行了多起并购,但是大部分集中在医药分销业务领域,主要是为了“跑马圈地”占领市场份额,从华东逐渐向华南、华北市场挺进,并向西北、西南、东北等市场薄弱环节进军,相对来讲医药工业方面的并购较少。此次并购中谷生物,或许表明公司的并购触角已经开始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实际上,在上海医药的发展战略上,医药工业是公司2015年重点发力的一项业务。左敏此前就曾向记者透露,公司去年在医药工业方面的增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今年有多项举措针对于医药工业。

  在产品经营方面,上海医药目前已对重点品种逐步制定了“一品一策”的营销计划。自去年10月成立上海医药营销中心以来,已初步明确营销各部的产品划分原则,未来营销中心将继续提升医院终端专业学术推广能力、深度分销能力及产品招商代理能力,聚焦64个重点产品。

  其中,上海医药独家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成为一个战略重点。“中药产品连续多年占同期(公司)工业销售收入的30%以上,未来3年,上海医药将通过对已上市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推动中药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左敏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的并购也会涉及到中药品种产业链。

  由于不少中药品种对原料的依赖程度和对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保障原料的供给成为中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加大对中药原材料种植环节的渗透,把产业链延伸到田间地头,已经成为相关药企保证企业良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