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以前,我们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很低,现在改种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收益比种庄稼翻了好几倍。”谈到种植中药材产业的效益,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刘营子村的村民们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今年,大庙镇刘营子村种植中药材喜获丰收,700多亩的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进入采收、晾晒、烘烤、销售旺季,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多元,是种植大田作物的七八倍,种植中药材成为该地区农民加速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大庙镇抢抓机遇,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中药材种植为龙头,现已发展党参、桔梗、沙参、柴胡、防风等中药材种植达5000亩,种植户人均增收4000余元。
大庙镇党委、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山地资源,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的优惠政策,按照“科技先行、大户带动、严抓细管、租赁经营”的原则,引导农民利用广阔的山地资源大做中药材种植文章,立志把千亩荒土变成财源滚滚的“绿色银行”。大庙镇在推进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发展过程中,把远程教育终端点建立在产业基地和协会合作组织里,为农民学习技术技能、了解市场信息开辟了快捷通道。
“像我们这个年龄出去打工也没人用,我们两口子在家种了10亩药材,一年下来也能挣上7万多元,不比在外打工差。”刘营子村村民王玉高兴地说。
看到别人种药材都挣了钱,其他村民也不甘落后,踊跃投资种药材也发起了“药财”。原来的药材种植都是农户自发的、零散的、小规模的种植模式,通过组织引导后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成规模的发展,目前有的村已经建立了药材合作社,积极为农民解决销售问题。
中药材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大庙镇过去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催绿了荒山荒坡,保护了自然环境,而且推动了大庙镇中药材生产的蓬勃发展,使上百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有序转移。据专家估算,该镇药材年产值已超过2000万元。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从“千年药乡”的历史积淀到“中国药都”核心区的战略部署,甘肃省陇西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产业根基,借助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
云南网讯(记者李寿华)近日,“草果顺利饮”生产线在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园正式投产。“草果顺利饮”是在省科技厅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由怒江山如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共同研发的一款药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