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文化传承民间化趋势的兴盛,是西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最为突出的特点。藏医药作为西藏文化瑰宝不但得到保护,而且研产销一体化产业格局的成型和藏药“水银提炼法”、“仁青常觉配伍技艺”等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藏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截至目前,近300个藏药品种获得了国药准字号,20多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以前被百姓视为珍宝的名贵藏药,如今却成为西藏百姓家中的常备药物。
西藏藏医学院院长尼玛次仁介绍,以前老百姓知道七十味珍珠丸是贵重的,不敢吃,包在布里,挂在脖子上,病重的时候取出来吃。但现在,老百姓都买得起,没有病的都要以预防的角度吃。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任淑琼介绍说,2005年,国务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西藏共有76项代表作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初步建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原标题:新疆疏附县: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原标题:乐器制作成特色,药材、林果种植扩规模,新疆疏附县——(引题)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主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孙晓燕近日,新疆喀什地区...
近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单位、3万余家种植大户、1万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行业学会、有关协会到会采购,参观人员达12万人次。...
8月9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启幕。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海东,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司长刘晓山,中国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