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名贵药材规制开始发力

2011-01-20 14:23 作者: 1 462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继各类名贵药材造假纷扰之后,产业升级开始打破僵局。

    近日,有消息称,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有望今年1季度正式出台。据悉,该办法将对人参种植、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进行具体规范。而在此前不久,青海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冬虫夏草出产地,为规范虫草中药制品生产,出台了《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该规范首次对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的生产,从药材来源、炮制方法、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十一个方面做出详细规定。随着名贵药材生存现状日趋引人关注,一场规制运动已然打响。

    供需矛盾凸显

    采访中,受访专家和企业不约而同地对当前名贵中药材的市场乱象表露忧心。而伴随着中药材市场一片繁荣、药材价格“涨”声不断的脚步,名贵药材的成长问题也日趋尖锐。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受新医改和国家对中医药产业扶持政策的影响,中药行业走出了亮丽行情。有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中药饮片收入同比增长40%,中成药同比增长26%,中药的繁荣带动了药材的高速发展,再加上药材在饮料、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国际上对中药材的需求迅速增长,名贵药材需求猛增。然而,一些名贵药材产量急剧萎缩,在追“涨”的氛围下,野山人参、虫草、鹿茸等药材的造假箝制住了其产业发展的咽喉。

    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经销商、广州采芝林药业总经理周路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名贵药材质量升级虽是大势所趋,但更是供需关系的矛盾给逼出来的。稀有资源的需求与产能的失衡是当前第一大矛盾。”

    前不久,香港中文大学在港市面上抽查了15款冬虫夏草,抽验结果显示有40%冬虫夏草样本涉嫌造假。不仅如此,现在用麻薯来代替天麻、用上色的萝卜当人参,以牛皮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造假现象更是五花八门,让消费者忧心重重。

    针对近几年各地名贵药材制假事件层出不穷的现象,中国中医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认为,原因很简单:名贵药材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引起价格高昴。名贵药材一方面因资源生长环境频遭破坏而面临枯竭,另一方面,药材造假猖獗打消了下游制药企业的使用积极性。“从协会角度,我们将尽力参与打假,极力参与品牌建设与推介。”房书亭告诉记者。

    事实上,由于我国当前对名贵药材资源开发和种植规范的研究还不够,加之盲目过度采挖,有些名贵药材资源生长环境遭到破坏而面临枯竭,野生药材质量不断下降。比如藏区的冬虫夏草、藏茵陈、翼首草、独一味、鬼臼等多种野生动植物藏药材将面临退化,甚至有绝种的危险。“去年,西藏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目的就是拯救名贵中药材资源。不仅如此,其他珍稀药材的自我升级也同样紧迫。”分析人士如是说。

    聚焦持续力

    事实上,名贵药材面临的供需现实仅仅只是问题的表象,如何让稀有中药材可持续发展才是时下摆在业界面前的深层次课题。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药材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去年,国家标准委给《冬虫夏草鉴定及分等质量》、《鹿茸加工技术规程》等项目立项,而相关省份也密集出台规范药材管理政策。如《吉林人参管理办法》即将收官,这也是继《野山参分等质量》标准和鲜人参等品种鉴定11项标准后的又一重举。有观点认为,名贵药材要持续发展首先应立标。
    修正药业策划部总监刘宝东告诉记者,由于原生态的名贵药材产量低,又缺乏统一的标准,吉林计划参考韩国高丽参的产业发展模式,统一标准,提升吉林人参的品牌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去年8月开始,我们就在筹备修正标准,试图通过深加工人参产品并实行专卖店的模式,争做人参行业的标准。”刘宝东认为,在目前行业规范仍捉襟见肘,创标准才有生命力。

    事实上,为名贵药材立标的夙愿不仅仅在吉林。青海省明确规定,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实现行业标准化生产。青海某企业人士表示,该规范对科学利用冬虫夏草,提高珍惜药材的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随着需求不断增加,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中药材如何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周路山认为,“其实国家在中药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设置的标准已不少,问题是多为推荐性的标准,企业如不执行,其产品因成本优势反而更有竞争力,在此怪圈中,产业链运行能力有限,所以,中药材规范执行要动真格。”

    房书亭则表示,国家正在制定“立体”计划,建设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网络及紧缺野生药材繁育基地,全面推广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同时,国家还应更突出经济调控的作用。比如,采用税收机制调控,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对个别品种确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造成大幅减产,实行合理的种植补贴、减免中药流通领域的相关费用,对经营商实行信誉等级制扶优汰劣。”

    “我觉得,国家应尽快建立名贵中药材的专卖制度。”刘宝东如是说。

    值得注意的是,8日,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电子科大、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在全国率先推出首个“中药溯源系统”引起业界对名药材规范的新思考。上述专家认为,如果该技术试点成功,名贵药材贴上二维条码电子标签,通过传感器便能显示各种参数,这对促进贵系药材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是一个新探索。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重大疾病等方面具有优势,未来有望在医药健康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领域的利好政策也日益频繁。业内表示,在利...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质量风险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果。6月14日,由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归口,扬子江药业集团提出,官产学研专家共同编制的《药品生产企业质量风险管理要求及实施指南》团体标准(T/CQAP40...

5月30日,由每日经济新闻和应科咨询联合主办的“每经大健康闭门圆桌·中医药产业专场”在北京召开。◎相关头部企业代表,与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专家、机构分析师共话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景。中医药是中...

近日,湖南长沙某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发布药品SPD中标公告,拟正式推动药品SPD及延伸服务项目建设。这个信息表明,迫于药品经营成本压力的医疗机构,正在寻求医药供应链三方服务的破局之旅。01医药分开趋...

夏日,走进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甘南百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几十座大棚内,道地药材唐古特大黄长势正盛。放眼望去,一株株药材种苗笔直生长,令人眼前一亮。公司库房内,经过加工处理的唐古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