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特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地域农业品牌,建立区域特色产业加工集群,形成了河西以小麦、玉米制种、啤酒大麦
、棉花、酿酒为主,中部、陇南以马铃薯、蔬菜、药材为主,陇东以果品、肉类为主,甘南、临夏以乳制品及皮革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格局。
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农产品加工业。2010年,甘肃省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4.3亿元,重点用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项目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小规模、大群体”引导,扩大企业群体规模,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16户,并进一步引导联合、规范重组扩大龙头企业个体规模,提高层次,涌现出甘绿脱水、敦煌种业、莫高实业、大业饲草等上规模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53户,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52户。同时优化投资环境,引进省内外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山东威龙、江苏
雨润公司、福建达利、荷兰铃爱味客等在我省投资建厂,省内从事房地产、煤炭、贸易等企业兴建靖远鸿泰番茄公司、武山青露果蔬开发公司、陇西中天生物科技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
甘肃省稳步扩大特色产业基地,马铃薯、制种、中药材、果蔬等特色产业面积去年达2700万亩,成为充足的加工原料基地。各地把当地的区域优势农产品打造为特色明显的地域品牌,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加工优势日趋明显。中部地区培育出腾胜、薯峰、清吉马铃薯淀粉等知名品牌,东部的长城果汁、通达果汁、常津公司等企业带动果品业蓬勃发展,河西五市打造出拓璞酒花、聚馨麦芽
、黄羊面粉等知名品牌,平凉红牛、兰州高原夏菜、酒泉啤酒花等成为区域品牌农业。目前,全省通过ISO9000、HACCP、GAP等认证的龙头企业226个,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113个,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346个。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加快发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建设,打造“中国薯都”;以打造“中国药都”为重点,建设全国优质中药材基地、饮片加工以及油橄榄、花椒
、茶叶等特色产业加工基地;河西走廊及天水等地发展葡萄酒产业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原标题:新疆疏附县: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原标题:乐器制作成特色,药材、林果种植扩规模,新疆疏附县——(引题)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主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孙晓燕近日,新疆喀什地区...
近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单位、3万余家种植大户、1万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行业学会、有关协会到会采购,参观人员达12万人次。...
8月9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启幕。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海东,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司长刘晓山,中国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