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今年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昨天,市经济委员会(药发局)副主任(副局长)陈群对记者说,按照《亳州市“1125”药业企业振兴与提升计划(2010—2012年)》,今年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亳州市药业企业,打造千亿元药业产业,推进“中华药都·养生亳州”建设,促进全市药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药产业发展 迎来新机遇
近年来,特别是“中华药都·养生亳州”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展中药工业,加强政策扶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迅速,逐步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酒、中药保健食品等七大主导产品,全市药业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陈群介绍,在亳州市药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药企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整体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产业层次不高,产品档次较低,低水平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知名品牌少,还未形成名牌优势和品牌效应。四是药企管理水平落后,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弱。五是企业联合协作意识不强,未形成有效的担保和互保机制,引资、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了亳州市药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对亳州市的一个利好消息就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皖北地区发展,明确提出‘支持亳州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批准了《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陈群说,按照这个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安徽省重点产业和亳州市支柱产业之一,中药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而随着世界各国对植物药日益重视、国家医药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国内医药行业持续较快增长,以中药为主体的亳州市药业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必将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特色优势壮大现代中药产业
陈群表示,今年亳州市将坚持以药立市,立足企业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政策为引导,有效整合药业资源,培育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延伸中药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集聚,发挥品牌效应、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亳州市药业企业走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发展道路。
培育行业龙头。积极引导药业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协作和内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等,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加快培育企业自主品牌,尽快形成药业经济发展行业龙头。在中药饮片方面以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沪谯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安徽亳广制药有限公司等为重点,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精深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精致饮片、单味小包装饮片、超微饮片、颗粒饮片、即食饮片、保健汤料等新型产品,积极培育中药饮片加工龙头企业。
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方面,加快安徽德昌药业饮片有限公司、亳州市国一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安徽海鑫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亳广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中药提取项目建设,扩大提取物生产企业数量、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提取物生产基地,积极培育提取物生产龙头企业。
同时加快推进中成药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做大做强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亳州白云山制药有限公司、捷众生物制药公司等中成药骨干企业,提高中成药在亳州市中药工业生产销售中的比重,鼓励企业购买中成药品种,大力培育中成药生产龙头企业。
$pager$
依托亳州“酒乡”、“药都”优势,亳州市还将积极推进药业、酒业、食品业融合发展,吸引知名保健酒企业来亳投资,拓展保健酒市场,培育保健酒品牌。以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古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载体,培育中药保健酒产业龙头企业。同时还将积极做好中药保健食品,以安徽方敏药业有限公司、安徽亳广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公司、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等企业为依托,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保健食品产业化项目,大力开发保健茶、保健饮品用品、保健汤料、药膳、食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
按照这一发展思路,今年全市药业生产企业达到100家,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10家,2亿元以上的20家,1亿元以上的50家;2012年中药进出口额超过1.8亿美元。
科技创新助推中药产业更好发展
陈群介绍,2009年12月,亳州中药产业基地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4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建设获国家科技部批复,其中亳州是整个安徽基地的优势区域、重中之重。2011年8月,亳州“现代中药产业”被国家商务部评为“第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通过商务部评审的基地,这些都将助推亳州中药产业向更好方向更快发展。
今年,亳州市将大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挖掘民间验方,积极研发中药新品种,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购买新药品种验方、药方,扩大市场份额。鼓励企业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和提高质量标准,完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鼓励和支持药业企业建立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和中药材GAP基地,提高药材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支持企业争取国家级、省级有关产业发展项目,获得国家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
同时加大现有产品及品牌的整合力度,筛选一批效果好、市场潜力大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以产品信誉好、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联合、协作等措施迅速提高其品牌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各级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分层次制订品牌培育计划。整合全市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支持中药产品品牌建设,逐步做大做强亳州市医药品牌和企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