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湖北房县化龙堰镇:药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03-06 10:21 作者: 杨峰 272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年来,化龙堰镇大力实施“产业富镇”战略,立足本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药材产业,走稳步扩张上规模、提高质量促增收之路,中药材生产蓬勃发展,并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局面。截止2011年年底,全镇连翘、无花果、桔梗、白芍等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1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实现了产业增效、药农增收双丰收。该镇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主要是领导重视到位、示范引导到位、技术服务到位、政策环境到位,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全镇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化龙堰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刘道运一语道破天机。该镇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工程的大事来抓,把药材产业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领导配合抓的领导分工责任制;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责任,实行分区包片抓点,责任到人、任务到人,采取切实措施,办好示范,以点带面,确保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一幅蓝图画到底”。

    为引导扶持农民大力发展药材产业,镇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若干意见》为产业发展做政策后盾。在实际种植生产中,政府帮助农户从山林、土地协调到种苗扶持到技术跟踪服务再到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尽其所能的提供支持,并在每年的镇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上一年药材种植示范带到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种植大户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有政府真金白银的措施激励,种植药材的农户更是激情高涨,信心十足。镇农技服务中心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当仁不让,依托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租赁8000亩土地发展连翘,采取精细管理措施,效益可观。该镇古城村、西街村、上湾村的农户看到种植药材确实合算,就自发种植。现在已经辐射带动周边10多户发展,农技中心对药材种植户采取主动上门送信息,指导种植管理和加工,帮助联系销路,当好药农“贴心人”。该农技服务中心既有力服务了农业特色产业,又得到可观的经济收入,提升了单位形象,实现“一箭双雕”。

   “栽的梧桐树,引的凤凰来”。2011年冬,安徽亳州的药材经销商陈磊在收购药材时,了解到化龙堰镇自然气候、水土条件、创业环境都十分优越时,就毫不犹豫的注册“武神药业公司”落户该镇,决定在这里大干一场。在化龙上湾村租赁1500亩土地种植无花果、黑豆等经济效益高的药材,目前,1000亩的无花果年前就已经安种完成,现正在忙着整地安种黑豆。陈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提高种植效益,走“公司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之路,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实行订单生产,解决药农后顾之忧。

    时下,化龙堰镇党委、政府正抢抓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强化措施,加快发展,把药材产业培育成镇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快步前行。(丁波、刘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近日,永善县水竹乡塘坝村迎来了一项创新农业实践——竹林生态系统中天麻仿野生种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科技特派团竹产业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团队共同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当地特...

浙江日报讯(记者阮帅通讯员张峰)“一亩林地,两种收入!”近日,在嵊州市谷来镇丰田岭村,看到自家香榧林下种植的10亩芍药开出粉色花朵,村民丁英财喜上眉梢。作为“中国香榧之乡”,谷来镇有香榧林约5万...

近日,在铜陵市郊区铜山镇南泉村岩山组的林地里,药农们正忙着为林下种植的药材苗进行管护作业。他们头戴遮阳帽,身背喷雾器,穿梭于整齐排列的药苗间,细心喷洒,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绿意...

近年来,达川区立足气候环境条件和中药材资源优势,全力培育创建农业园区、种植基地,大力推广稻药轮作、粮药套种模式,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推动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达川区种植中药材6.5万亩...

宣恩县椿木营乡有着“药材之乡”的美誉。贝母作为该乡栽培历史最久、栽植面积最广、产值较高的优质农产品,正以全产业链布局,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眼下,正值高山贝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