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十堰将成为全国最大金银花生产基地

2012-03-26 11:06 作者: 杨峰 565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叶芳健最近一直在忙着四处选址,为湖北武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当生物)寻找“总部”,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尽管研发了9大类产品,但因为没有生产场地,只能进行金银花茶、松针茶等初级加工,而无法进行深度加工,这就是武当生物面临的困境。

    “除了建厂房,扩大基地面积,实现产品深度加工的量产,寻求政府支持,这些都是关乎公司前途命运的大事”,叶芳健说。

    尽管困难重重,但这家已经有7年发展史的中药生产企业,却一直坚持探索十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路子,并做出了有益贡献。在叶芳健的梦想里,“武当生物的最终目标是上市”。

    2006年,武当生物看到了金银花开发的巨大潜力,决定投身其中。

    叶芳健说,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表明,目前国内年产金银花仅1万吨,而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在3万吨以上,仅王老吉一家年需求就达5000吨,货源缺口极大。金银花亩产可达100公斤,按每公斤100元计算,亩产出在1万元左右,产出高于其他农作物5倍。

    十堰的8个县市区都适合金银花生长,但是“野转家”却没有先例。武当生物决定从基地开始做起。

    2006年3月,在武当生物的指导下,郧县引进亚特金银花32万株,在6个乡镇8个村种植。武当生物创新了“公司 基地 农户 协会 科研”的模式,不仅为农民种植金银花培育提供优良种苗,而且还为金银花种植村配置专用干燥设备,建设加工厂房,派专家传授栽培加工技术。武当生物负责收购、消化种植村加工的合格金银花,在市场价格调控中让利于农户与种植村,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统一供应优良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鲜花,统一定点加工,统一销售的模式,提高了花农管理积极性和经济效益,让农民种植放心。

    用了7年时间,武当生物在7个县市区27个乡镇67个村发展金银花基地31260亩,10374户农民种植,现在5000余亩进入盛花期,农民户均增收8000元。建成种苗基地1个,年可供苗500万株,建成红色金银花基地1个,培育出优良品种3个。2012年全市金银花基地可以达到4万亩。

    金银花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促使卡子村、马鞍槽村等村庄整体脱贫。郧县白桑镇白竹沟村何新富种植2亩金银花,2011年亩收入突破8000元,比在外面打工强得多。郧县柳陂镇马鞍槽村杨华芝2006年种植7分地的金银花,2008年收入1850元,2009年收入4200元,2010年收入6000元,2011年收入8000元。茅箭区卡子村村民吴绪芳闲暇之余种了500株金银花,2011年见收4000多元。金银花被种植村群众亲切地称为“致富花”。

    在发展基地的同时,武当生物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科研经费,与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成教学院、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湖北医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发金银花系列产品,对金银花进行深加工。目前已经开发出金银花茶、饮料、含片、泡腾片、植化原料(金银花提取物)、畜禽饲料添加剂、生物有机肥等9大类系列产品。其中,金银花茶获得“湖北名牌”称号。申报各种专利18个,注册商标18件。

    对于武当生物的未来,叶芳健有着清晰的规划。

    武当生物规划,到“十二五”末期,金银花基地规模达10万亩,年产值10亿元,利税2亿元,同时,给农民带来收入10亿元,带动10万农民奔小康,把十堰建成华中地区甚至全国最大的金银花生产基地。同时,建设武当中药材(金银花)交易市场,掌控中国金银花交易的话语权,为十堰市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贡献。

    但是,目前,武当生物面临着诸多困难,生产厂房、资金、基地扩展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市长周霁、市委副书记董卫民等市领导,多次到武当生物调研,协调有关部门,对武当生物发展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但叶芳健希望,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更大一些。

    “做为十堰中药企业拢头,武当生物有信心做大做强,带领农民致富,助推中国武当药谷的建设,为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叶芳健信心满满。《十堰周刊》记者  秦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