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新采虫草上市富贵逼人 最高1公斤超百万

2012-07-04 11:38 作者: 杨峰 296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听说冬虫夏草有很好的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周先生来到海曙的一家参茸店准备给重病初愈的父亲买点补补。

  可是,当他来到柜台前,望着每克560元的价格,不禁吐了吐舌头。

  在犹豫了好一会之后,营业员一句“现在是涨了不少,但主产区的价格还在涨,以后买会更贵”,才让他下定决心花了1000多元买下了7根。

  供求失衡,新草普涨两三成 

  眼下正是冬虫夏草新上市时节,与去年同期相比,冬虫夏草不仅上涨两三成,并且涨势还在继续攀升。

  在宁波的一些药店、参茸店等零售终端,经过包装之后的冬虫夏草更是“富贵逼人”。

  昨天,自己走访了多家虫草零售点后发现,目前,宁波市场冬虫夏草主流级别售价已达到每克400-680元,这一价格已超过黄金。而每克超过1000元的“天价”冬虫夏草已经出现,折合起来每公斤超过100万,堪比一辆进口豪车。

  在和义大道有冬虫夏草经营点的负责人张春波告诉记者,目前店内每克冬虫夏草的定价在680元,比去年6月底的价格上涨了15%。

  “目前,冬虫夏草的需求比较刚性,宁波的消费能力也一年比一年增强,再加上今年因气候原因导致主产区减产,加上游资囤货,供求出现失衡,不排除我们下一步有提价的可能。”张春波说。

  游客一次性买了20多万元冬虫夏草

  随着虫草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虫草衍生品也大量出现,现在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将冬虫夏草打碎含着吃的产品,利润更可观,也让越来越多的商人们也瞄上了这份市场。

  以光学仪器起家的宁波启明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启孟本身就是位冬虫夏草传统方法服用者,深知冬虫夏草的效果和价值,在前年一次去海南度假的飞机上萌生了投资的念头,并于去年拿下了一家品牌的代理权。

  去年,岑启孟在宁波只有东港喜来登酒店和慈溪一兆韦德健身会所两个终端,销量就达到了5000多万元。

  今年,岑启孟在奉化华信国际大酒店、慈溪杭州湾大酒店、南苑环球酒店等6个终端相继布点,他预计今年在宁波的销售额可以比去年翻一番,达到1亿元以上。

  张春波告诉记者,他见过个人客户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一次刷了20多万元的货,而一家企业客户在一个月内消费了200多万元。

  劣质虫草泛滥,造假手段多

  一位在宁波从事中药材买卖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保守地估计宁波市场冬虫夏草年销售量为3吨多。

  逢年过节的时候,一些药店冬虫夏草的日营业额都在万元以上,甚至达到几十万元。

  由于冬虫夏草市场需求大,利润高,使得许多“职业草客”、参茸店、个体药店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多”、“杂”、“乱”等问题成为困扰宁波冬虫夏草市场的几个问题。

  在宁波,经营冬虫夏草的大小门店数不胜数。

  为了获取暴利,一些不正规的药店只是将随意收购来的“三无”冬虫夏草经过简单包装后就出售,根本不谈什么分等定级。一些和冬虫夏草长得很像的亚香棒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金针虫草也会参杂在其中。

  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有些商贩为了增量增重,轻则掺泥注水,重则涂抹铁粉、铅粉等重金属粉或串铁丝、铅丝,更有甚至出现过灌水银等现象。

  冬虫夏草的吃法

  冬虫夏草的吃法很多,最常见最简便的,是将适量的冬虫夏草放在碗或砂锅里用水蒸,小火蒸半小时至1小时,也可以直接放入水里煮,火头要小,还可以隔水煮,也可以炖鸭、炖鸡、煲汤。

  还有一种广式吃法,很简单,便于操作,就是把冬虫夏草洗净切碎,放入碎肉末里,做成肉圆子或者炖吃。(钱江晚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