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种药材发“药财” 合作社联手农户种金线莲(图)

2012-07-18 11:52 作者: 杨峰 555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金线莲托起村民们共同致富的梦想

         “200斤金线莲卖了16万元,这回我们真的要发财了!”日前,安溪县湖头镇一家合作社第一批人工种植的金线莲顺利剪采,便被广东一家药材收购商预订,卖出好价钱,参与合作社的农民真真切切地发了一笔“药财”。

        金线莲别名金线兰、金丝草,是一种珍稀中草药,由于它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人工培育难度很大。2011年6月,合作社负责人施连彬通过引进人工栽培金线莲技术,联手36家农户,共同开拓致富路。

        早报记者 杨钦辉 通讯员 林钦固 刘伯怡 文/图

        房前屋后种“金草”

        施连彬培育金线莲的实验棚,位于自家房屋后面,四面紧挨邻居的房子,种着数百盆金线莲种苗。

        “在社员中推广的就是这种种植模式,即人工营造金线莲必要的生长环境。”施连彬告诉记者,别看这样的环境简陋,要成功培育金线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验棚里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27℃以下,湿度要在60%以上,滴灌所需的水必须是山泉水。

        施连彬说,通过前期实验,如今人工培育金线莲的技术已经成熟,再加上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农户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在他的发动下,合作社社员纷纷在房前屋后建成这样的种植棚,种起了金线莲。

        社员李春田家原来种地瓜、蔬菜等普通农作物,家庭收入一般。加入合作社后,他利用家里的几分地盖上几个金线莲种植棚,六个月后,他就收剪了十几斤金线莲。刚拿到钱,李春田就兴冲冲地到镇上买了辆摩托车。“五六斤金线莲就能换一辆摩托车啊,小施帮我家种上摇钱树了。”李春田高兴地说。

        除了种植金线莲,合作社还发动社员利用闲置农田种上川芎、生地、人参等13种中药材,广东、南安的药材收购商纷纷前来抢购,社员们说:“我们是种药材发‘药财’啊!”

        青山绿水建基地

        湖头镇半山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生态村,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金线莲的新家。

        “基地将最大限度地依靠半山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金线莲的生长营造完整的生态系统。”施连彬说,依靠依山临水的生态系统,采用大棚培育与树下培育相结合的方式,使人工培育的金线莲更具野生品质。现在基地已完成土地平整与泉水收集循环系统的建设,将建起近十万平方米的培育大棚,采用整垄培育的方式,加大种植密度,提高产量。“一垄就可收金线莲300斤,价值20多万元,可谓是寸土寸金啊。”

        由于基地投入成本高,平均1亩要投入近8万元,整个基地总体投入达240万元,施连彬向社员们提出“农户投资成股东,共同参与管理”的模式,不少社员都有兴趣参与。

        谈及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施连彬说,随着金线莲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品种的优化,合作社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及区域,把重点转移到金线莲的深加工方面,开发金线莲保健型饮料和治疗型胶囊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社员的收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