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药重金属农残限量标准或“入典”成国家标准

2012-11-23 09:57 作者: 杨峰 227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日,广受欢迎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卷入了一起涉嫌重金属超标的风波。事后,被援引数据的原论文作者承认计算有误,才使之“解脱”。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朱国福教授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他在为传统名中药鸣不平的同时也表示,中药行业确实应加强中药安全性指标的控制,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

  据悉,目前我国首个关于中药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已向社会公示,并有望进入《中国药典》成为国家标准。

  重金属超标因素有很多

  朱国福教授介绍说,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良方,即便长期服用,也未有过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的报告。医学研究证明,该方还可以预防癌前病变,提高人体免疫力,已得到病理学、临床实验的验证,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的患者不宜服用。

  对于中药中重金属超标的质疑,朱国福教授认为,中药的重金属超标有很多因素。某些动物、海洋、矿物类中药材本身就含有重金属,国家在此类药材的使用上有明确标准,就像许多西药一样,本身也具有毒性,但是符合标准,注意“度”,依然能发挥独特的疗效。随着文化接纳程度的改变,相信这类中药会逐渐得到国际上的认同。

  拟定中药残留检测标准

  对于非动物、海洋、矿物类中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早在“六味地黄丸”风波之前,国家药典委员会早已在拟定中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对策,目的就是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的安全性指标控制项目,尤其是加强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的控制。

  10月25日,在集合中药、理化分析、生物检定等专业委员会讨论审议的基础上,国家药典委在其网站公布了《重金属、农残、黄曲霉毒素等物质限量标准草案的公示》。直到明年4月底,该标准草案都将在网上公示和接受意见反馈。

  记者看到,在《标准草案》中——

  ■对于铅、镉、砷、汞、铜等重金属做了明确限量;

  ■对于莲子、槟榔、麦芽、肉豆蔻、薏苡仁、大枣等14味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检查项目;

  ■对于人参、西洋参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六六六”“滴滴涕”等常见农药残留量的检查项目。

  质量控制须从源头抓起

  有关人士指出,检测只是一种手段,国家有必要从源头重视中药材质量,药用植物要在达到优良农业规范的生产基地栽培,严格控制生长环境、农药及肥料的使用,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来源。据悉,国内有不少药企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以便对药材质量进行控制。(记者 金恒)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原标题:四川眉山:彭山14万亩水稻迎“双抢”,稻药轮作稳粮又增收立秋刚过,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14.05万亩水稻进入集中成熟期,谢家街道汉安村的田野里率先掀起“双抢”热潮——金黄稻浪翻滚间,联合收...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张悦)2025西普会(中国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于近日在海南博鳌启幕。大会主席、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医改主导的供...

原标题:1至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8月20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份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成为传统医药领域高频热词。特别是在中药饮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