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受药材成本上涨冲击 中医药出现“价格倒挂”

2012-12-24 10:08 作者: 杨峰 213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据统计,去年我国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29.37%,利润增长23.5%,销售收入增速较2010年提升2.87个百分点,但利润增速下滑6.34个百分点。这也是医药行业利润增速5年来首次低于收入增速。

  医药行业利润增速之所以出现下滑,与药材成本上涨不无关系,而受药材成本上涨冲击更为严重的是中医药产业。

  由于中药材产量存在波动及炒家炒作因素,部分中药材在过去两年内“身价”倍增。仅2010年全年我国市场上537种中药材超过八成出现涨价,平均涨幅达109%,近三成涨幅过半;涨幅超过100%的品种多达96个,有6%的品种涨幅超过181%,2%的品种涨幅甚至超过300%。其中,冬虫夏草贵比黄金,太子参、三七、金银花、党参的涨幅均创历史新高。而这样的价位居高不下延续至今。

  根据数据显示,中药材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了第一波大幅上涨。从2009年初到2011年上半年两年左右时间内,中药材价格平均上涨了近两倍。时至今日,太子参、三七的价格仍然居于高位,三七每公斤仍然在600元以上。而三七是“血塞通”等中药的主要原料药材,多家企业都因此面临价格倒挂的困境。

  “从实际情况看,中成药降价并不容易,对药企来说很为难,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药材成本上涨幅度过大导致的。一些药企的微利产品成本价格倒挂的现象已出现了一段时间,部分药企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已逼近‘天花板’,中医药产业因此步入‘微利时代’。”有中医药业内专家如是告诉记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升是导致医药行业去年出现利润锐减的外因。”医药行业分析师姚杰如是说。

  而价格倒挂的中医药,有许多是百姓日常使用的药物,如“藿香正气丸”、“复方丹参片”等,出现产品亏损现象,而由于生产设备无法闲置,企业只好采用压低产量来挺过难关。一名药企的销售经理向记者坦言,以前在市面上流通的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片”不下70种,因为没有利润了,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减少产量,甚至不再生产。

  为了不做赔本生意,一些药企不得不将部分物美价廉的常用中成药下架。“之前降价幅度最大的还是原研药,即进口药,但中药的利润一直远低于化学药,怎么降、降多少,真的不容易掌握,价格管控得不好,一些好的中药品种甚至有可能退出市场。”有业内人士如是说,而从事行业研究的副研究员吴维海则担心更为糟糕的情况,“为了能够控制成本,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了‘规避’降价。将‘降价令’上的药品下架,或是‘改名换姓’,或是增减原料,再重新包装上架,以维持利润。”(记者赵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原标题:新疆疏附县: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原标题:乐器制作成特色,药材、林果种植扩规模,新疆疏附县——(引题)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主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孙晓燕近日,新疆喀什地区...

近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单位、3万余家种植大户、1万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行业学会、有关协会到会采购,参观人员达12万人次。...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成为传统医药领域高频热词。特别是在中药饮片产业...

8月9日,2025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启幕。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吴海东,国家乡村振兴局原副司长刘晓山,中国工业...

新华网邵阳8月11日电(记者刘映)银花绽放、百合飘香,道地药材连起“生态美”与“百姓富”。8月8日-10日,2025年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走进隆回,共话银花与龙牙百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共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