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记者/张海虎 通讯员/汪荣) 经过近10年的科技攻关,一种具有超强抗旱、抗病虫害、果实大、易采摘等优良特性的国内枸杞新品种柴杞1号,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问世,日前正式通过省林业厅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作为林木良种在海西州、海南州枸杞适生区推广栽培。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枸杞的原生地之一,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天然野生枸杞在柴达木盆地广有分布,数千年来世界上很珍贵的野生枸杞在柴达木盆地荒漠中自然生长。近年来,按照省政府提出的“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我省充分利用柴达木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强化枸杞基地建设,枸杞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1.43万亩发展到2011年的27.3万亩,面积扩大了19倍,产量提升了15倍,枸杞产业已逐步成为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由于青海没有本土培育的枸杞品种,只能引入外省的枸杞种子,其对柴达木的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不适应性,直接影响了柴达木枸杞的品质。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海西州农业科学院经过近10年的科学攻关,在以柴达木的野生枸杞作为父本、宁杞1号作为母本的基础上,成功选育了柴杞1号枸杞新品种。
生产试验结果表明,6年树龄的柴杞1号亩产干果351公斤,较同期树龄的宁杞1号增产65公斤,增产率达到22.7%。据有关专家介绍,柴杞1号新品种的选育成功将缓解我省枸杞种植地区沙漠热量不足、缺水干旱等问题对产业发展的制约,对我省进一步扩大枸杞栽植面积,促进枸杞品种更新换代,加大枸杞地理标志保护,生产产地保护、打造柴达木枸杞精品品牌,提高农牧民收入将发挥重要作用。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