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开县:山区药材进军全国大市场

2013-03-20 11:47 作者: 杨峰 325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通讯员 郭小勇)位于开县东北部的关面乡因山多、海拔高、气候湿润,是木香厚朴、黄莲、何首乌等中药材生长的理想之地。一直以来,当地群众抓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山中种植药材并以此维持生计,但日子过得并不富裕。

  “药材种植都是在大山深处,那些地方交通不便,没人愿意爬山涉水去收购,所以再好的东西也就不值钱了。”开县关面乡党委书记阳异泉告诉笔者,多年来,他们乡的群众是捧着“金饭碗”四处找饭吃,该乡的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是出了名的贫困乡。

  “这几年,我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交通,打通了药材基地与外界连接的交通线,并引进企业就地加工中药材,把议价权紧紧抓在了自己手中。”阳异泉说,现在该乡的药材已经开始销往全国各地,群众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

  公路修进基地里

  七里坪,开县关面乡最大的药材生产基地,距离乡政府所在地有近20公里。

  三年前,进入七里坪还只是一条羊肠小道,药农要进山种药、挖药,天不亮就得出发,天黑才能到达目的地。为了省时,他们往往是背着蔬菜、粮食住进山中,一呆就是几个月。

  “那时进山挖药非常辛苦。”木香种植户谢明章告诉笔者,进山得有一个人在前面用砍刀在杂草和灌木林中砍出一条“路”来,后面的人才能通行,稍有不慎还会掉到山下去。

  “进山还好一点,最难的是把药材运出山哟。”说起当年的情景,药农李天见摇头说,为了运出药材,他们只能人背、马托。在运输过程中,摔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药材还因运不出去而烂在了山里。

  “现在这种情况再也不存在了,公路修到了基地边,摩托车、货车都能进山拉药,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说起现在的种药生活,谢明章满脸挂着笑容。

  “为了解决药材运输难的问题,这几年我们多方筹措资金,修通了进入基地的公路18.5公里,还在基地里修建了人行耕作便道16公里,方便药农生产。”阳异泉说,随着道路的打通,药农的种药积极性高涨,目前七里坪基地已有木香15000亩、党参2000亩、藁本2000亩、黄莲1000亩。

  药厂开到家门口

  “随着交通变得方便了,种植药材的药农越来越多,产量也一年比一年多,这就引出了新问题。”该乡乡长廖明中说,由于全乡没有药材加工企业,药农只能自己用柴火将药材烘干后卖给外地药商,导致药材品质不高,议价权全部被药商掌控,药农还是没有得到多大的效益。

  “等我们辛苦一年把药材种出来卖时,商贩总会说烘烤方法有问题、颜色不好看等毛病故意杀价。”谢明章说,就算这样也只能忍气吞声卖给他们,不然就只能烂在家中。

  “要让药农真正走上种药致富的道路,就得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关面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暗下决心,要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一个药材加工企业。

  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希望最终变成了现实。去年,投资数百万元的“大巴山中药材有限公司”落户该乡并投入生产,去年半年时间就深加工药材600多吨。目前,正在建设的“锦丰药材有限公司”也将在今年建成运行。

  “这两个企业全部投入运行后,不光能解决全乡的药材加工,还可以满足巫溪、云阳、宣汉等地的药材加工。”阳异泉说,该乡一下引进了两个企业,就是要打造渝东北最大的中药材加工基地。

  “现在我们实行的是龙头企业(公司) 流转土地 产业示范基地模式,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药农再也不担心药材卖不出去和被人压价了。”泉秀村村支部书记罗仁见说。

  药材卖到全中国

  近日,笔者来到关面乡“大巴山中药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见的是一派忙碌的场景。烘烤车间里机器轰轰直响,包装车间里准备马上运走的药材整齐排列着,公司的空坝上更是热闹得很,卖药的药农排起了长队……

  “这段时间,我们忙得很哟。”该公司顾问万家树告诉记者,他们既要忙着收购药材,还要忙着给上海、重庆、广州等地赶制一批黄莲花茶运过去。

  “以前药农光是卖药,将一些药材的叶和花等都扔了不要,真是可惜。”万家树说,其实很多中药材全身都是宝,只要经过深加工就会身价大涨。

  据他介绍,目前“大巴山中药材有限公司”除了对药材进行加工外,还开发了黄莲花茶、木香饮片等相关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使用方便,保健效果好,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在已经远销全国各地。

  “我们已经对关面乡生产的中药材注册了商品,公司还统一制作了包装。”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出去的药材不光是进了药店,还进入了高档礼品店。

  “等‘锦丰’公司投入生产后,我们乡的药材深加工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到时将会在全国范围内打开更大的市场。”阳异泉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药材基地里,白芸豆藤蔓下的木香、川乌舒展枝叶,长势蓬勃;中药材加工车间内,当归的醇厚药香萦绕鼻尖,工人们正细心翻晒着新鲜药材;物流园区中,新引进的昊天柏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紧锣密鼓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中新网南宁8月27日电(记者黄艳梅)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2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企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从“千年药乡”的历史积淀到“中国药都”核心区的战略部署,甘肃省陇西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产业根基,借助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