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与蛇共舞食蛇为生 揭秘中国第一"蛇村"

2013-06-14 10:08 作者: 庞小琼 653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中国第一蛇村”子思桥村蛇类养殖基地共养殖近400万条赤练蛇,饲养了500多条“毒蛇之王” 。

  各种蛇类成功实施人工孵化。蛇类繁育技术已经“出口”到韩国,帮助韩国设计建立起了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池。

  子思桥村能繁驯的蛇类有眼镜蛇、王锦蛇、赤练蛇、蝮蛇。其中眼镜蛇与蝮蛇是剧毒蛇,药用作用巨大价值高,蛇毒是抗血栓药的绝好原料。

  乌梢蛇、五步蛇正在饲养试验中,生活习性规律还在摸索中。最成熟的是赤练胎蛇,子思桥有100多户农户在孵化,已经注册了国家原产地保护,已经荣获了市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制成赤练胎蛇胶囊的生产企业也已经通过了GMP认证。整个基地的产值比去年增长了10%左右。

  说起这个小村,附近村子的很多人都充满了畏惧,在这个只有800多人的村子里,竟然盘踞着上百万条蛇,其中还有很多是毒蛇。

  这些蛇又是从那里来的呢?村子里之所以会有这么多蛇,还得从一个叫杨洪昌的人说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子思桥村是德清县出了名的穷村子,而对于年仅20多岁的杨洪昌一家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那时候他年纪还轻20多岁,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为了治病求医,他几乎走遍了县里的各大医院。医生对杨洪昌的这种由风湿引起的疾病也是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建议他服用一些抗风湿的蛇类,但在当时蛇作为一种十分稀少的中药材,价格十分昂贵,要几十块钱一条。

  为了得到治病的蛇,他不得不冒险去捕蛇。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杨洪昌没钱买药,只能自己捕蛇来吃,为此他从书本中了解一些区分有毒蛇无毒蛇的方法和蛇的习性。

  掌握了捕蛇的窍门,杨洪昌捕到的蛇也越来越多。除了能满足自己食用外,他还将多余的蛇卖给收购药材的小商贩。

  杨洪昌病情有了好转,而且还靠买蛇赚到了钱,这让他更加坚定了捕蛇的信心。村子里的一些人看到杨洪昌卖蛇挣到了钱,也纷纷放弃了农活专门从事捕蛇。
$pager$

  

    

  一时间,捕蛇成村里很多人赚钱的手段,可这蛇越捕越少,有时候一天连一条蛇都捕不到,这让杨洪昌可犯了难。最后他萌生了养蛇的想法。

  虽然杨洪昌捕到了很多蛇,可这些蛇不是太大就是太小。而且也很难捕同一个品种,适合繁殖的种蛇,但这并没有难住他,他把几年来积攒下来的钱全都拿了出来,在自己里建了个养蛇场,还买了四万多条种蛇。

  其中还有几千条剧毒的蝮蛇和眼睛蛇。几万条蛇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进了村,他的家一下成了大家望而生畏的地方。

  由于人工养蛇不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容易规模化生产,加上当时市场上对蛇的制品需求量很大,杨洪昌通过粗加工,把蛇皮卖给皮革加工厂,把蛇胆卖给了药材经销商。

  三年的时间,杨洪昌靠养蛇一下子成了从村子里富裕户,这让很多村民都动了心,纷纷开始学习养蛇,杨洪昌也是手把手地教。渐渐地,村里养蛇的农户越来越多。

  在村里,人们天天和蛇在一起,就连孩子也把蛇当作玩具玩。

  当地的政府特地从浙江大学医学院请来了蛇类研究专家杨友金教授指导养蛇。有了专家的指导,村民养蛇就更有了信心。几年下来,子思桥村光养蛇的收入就达到2000多万,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可蛇多的,价格就低了,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杨洪昌一家人又想出了一个新点子。无毒的蛇有人养,这个有毒的大家都不敢养,就开始想到养这个有毒的蛇。

  蝮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如果被这种蛇咬到,就会直接威胁到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不及时注射血清就有生命危险。因此村子很多人对毒蛇都心存畏惧,不敢轻易尝试。但杨金泉每年都要蝮蛇嘴里取八九次毒,再将取出的毒经过冷冻,制成干粉,以每克30元钱的价格卖给医药公司。仅这一项,一年他就能赚到近20万元。

  就这样在杨洪昌一家的带动下,不到20年的时间,子思桥村富了起来,村子里家家都养起了蛇,成了远近闻名的蛇村。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