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云南大理祥云县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径,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建立了多家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经营的龙头企业,带动引导全县各地种植中药材,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逾万亩,产值逾亿元,中药材产业凸显,并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具有种植中药材的自然气候条件的祥云县,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基础,在一些山区、半山区,农民有采挖野生中草药和人工驯化、引进栽培中药材的习惯。对此,祥云县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培植中药资产业,扶持建立了专业从事中药材种植经营的龙头企业祥云县本草堂中药材种植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州惠民农林有限公司、祥云县禾然生物有限责任公司等,并在以禾甸、米甸、东山、普淜、祥城等乡镇为示范点,建立中药材示范种植基地,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和辐射云驿、刘厂、下庄、沙龙等乡镇种植中药材。通过“以公司化运作、产业化发展”和“公司 基地 农户”等多种形式的运作,种植品种也由单一的药材增加到滇重楼、金银花、铁皮石斛、续断、灯盏花、附子、玄参、小白芨、红花、白菊花、党参、当归、桔梗、茯苓、板蓝根、天麻等数十个品种,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已初具雏形,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已达1万余亩,产值达到1亿多元,种植中草药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董 祎)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从“千年药乡”的历史积淀到“中国药都”核心区的战略部署,甘肃省陇西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产业根基,借助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