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高温过后蜂蜜减产 浙江本地下游市场引发连锁反应

2013-08-22 11:06 作者: 庞小琼 1818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在行业内,蜂蜜产业被称为“甜蜜的事业”。和苗木、服装等行业一样,其也是“靠天吃饭”的行当。今年的极端高温天气给蜜蜂采蜜带来困难,本地多位蜂农预计,减产已成定局,并引发连锁反应。如一些蜂制品生产企业收购价上涨,成本增加等。

  天太热,蜜蜂也休“高温假”

  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的养蜂大国,浙江占了全国养蜂产业超过一半的份额,而杭州又是浙江蜂业的重头。在这里,有不计其数的养蜂人。河南人葛师傅就是其中一员。他有着七八年的养蜂经验,目前在丁桥拥有四十多箱蜂,自称“哪里有蜂源就去哪里”。今年入夏以来的持续高温,让他家的蜜蜂“状况百出”。

  “首先是温度高,天气热,蜜蜂都不愿意出去采蜜、采水。”葛师傅称,气象因素对蜂群的繁殖、出勤采集等有着直接的影响。通俗来讲,蜜蜂出巢采蜜也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旦温度达到35℃以上就会减少采蜜的时间。其次,高温天气使不少苗木、花朵晒焦或因缺水枯萎死掉,减少了蜂源。更棘手的是,如果蜂巢不能维持适宜的温度,则会使蜂子遭到伤害。而蜂子对巢温的变化极其敏感,当温度在36℃以上时,蜂子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葛师傅说,当气温高过40℃时,他的一些蜜蜂没能“顶得住”。

  为了维持适宜的巢温,现在,葛师傅每天都要向蜂箱上的覆膜打水、扇风,偶尔再喂些白糖给蜜蜂,以弥补蜂源的不足。

  减产量,下游产业链压力增大

  勤劳的蜜蜂减少外出采蜜,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蜂蜜产量的下降。有媒体报道,中国养蜂学会秘书长陈黎红预计今年全年的蜂蜜产量将下降50%以上。近日多位接受采访的本地蜂农也都表示减产已成定局,但具体的减产量尚不能立即统计出来。

  蜂蜜减产给下游产业链带来压力,最明显的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收购成本增加了,质量还不一定有保障。”杭州蜂源堂保健品有限公司苗经理表示,以往特种蜜的收购价格每吨超过万元,“今后将上涨到什么程度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知道。”据悉,在2006年同样是因为天气的缘故,蜂蜜减产,蜂蜜收购价平均提高了八成。而且某些地区如广东从化市的蜂蜜甚至还出现了“有价无市”的供给短缺情况。

  下游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也会波及百姓生活。业内估计,受于原料成本压力,国内厂家将上调零售价格。“目前的价格还比较稳定。”下城区一家超市导购说,未接到厂家调整零售价的通知。目前在售的某品牌洋槐蜜, 37.80元/500g,纯净蜂蜜21.5元/500g。
 

  相关文章

  降雨致蜂蜜产量减半 价格看涨

  潍坊:花期短产量低 槐花蜜贵了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原标题:四川眉山:彭山14万亩水稻迎“双抢”,稻药轮作稳粮又增收立秋刚过,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14.05万亩水稻进入集中成熟期,谢家街道汉安村的田野里率先掀起“双抢”热潮——金黄稻浪翻滚间,联合收...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张悦)2025西普会(中国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于近日在海南博鳌启幕。大会主席、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医改主导的供...

原标题:1至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8月20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份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成为传统医药领域高频热词。特别是在中药饮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