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洋中药”高价返销警示中药国际化

2013-08-29 10:22 作者: 庞小琼 144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日,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MHRA)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中药警告,认为一些中药含有巨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铅、汞以及砷)。其中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的发宝赫然在列。

  多年来,由于国外的“绿色壁垒”,中药出口屡屡碰壁,作为传统中医药大国的中国,中药出口额仅占世界中药市场的3%—5%。更令人担心的是,国外药企从我国进口药材提取物,在国外进行深加工以后,变成“洋中药”高价返销。

  目前,中药产品的出口以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为主,而这些都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及原材料,利润率低;相反,具有高利润的深加工、高附加值中成药的出口率则大大落后。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仅在一季度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就达3.3亿美元,同比增加11.2%,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7%。近年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逐年递增,2010年是8.2亿美元,2011年突破10亿美元,2012年达到11.6亿美元,这些植物提取物出口后被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洋中药”,其中大部分销售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消费国——中国。

  据媒体报道,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以传统中药六神丸开发的救心丹,每年已经实现数亿美元的销售额,而这些销售额中的绝大部分来自我国。德国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廉价的银杏叶,生产出的产品再以高出原值10倍以上的价格返销回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洋中药”已经占到国内中成药市场的三分之一。

  受到日本救心制药株式会社等进军汉方药大获成功的刺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寻求中药方面的研发和投资机会。目前正陷行贿门的葛兰素史克此前就已公开表示,其在上海的研发中心将启动中药研发。而就在今年年初,英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巨头利洁时已宣布收购中国传统中药企业桂龙药业。
$pager$

  中药产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它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中药国际化举步维艰。

  近年来,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方案》再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国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并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将中医药推向世界。不久前,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示将完善中医药贸易相关政策法规,培育中医药国际知名品牌。

  虽然我国政府正在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产业的投入,扶植中药产业的建设,但是,中药国际化还是不尽如人意。如目前A股55家上市中药企业中,业绩报告中明确披露存在跨境贸易的中药公司仅有17家,且多数公司中药外贸不足年营收的10%,其业务仍局限在国内市场。

  传统中药由于成分和炮制工艺复杂,很难将其疗效量化、进行质量控制,因此很难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日益规范,龙胆泻肝丸、鱼腥草注射液等中药品种不良反应事件连续发生,中药产业已无法回避中药现代病理、毒理等研究缺失的问题。

  目前,欧美国家在中草药审核上,无论是在标准设置还是药品质量检测方面都有很苛刻的标准,而国内的标准则相对宽松。因此,很多国内卖得很好的中药很难出口,只能以保健品和食品的身份在欧美市场“小打小闹”。

  因此,中药国际化首先需要建立中药完备的质量标准。不妨借鉴“洋中药”,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标准体系,抢占中药世界标准竞争的制高点。从药材来源、提取分离、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来提升自己的标准;对国际上比较关注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问题、中药有效成分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制定可行性标准。

  其次,中药国际化应该以技术为利器,尽快提升我国中药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中药的科技含量。据统计,我国被进口国拒之门外的中药产品中60%以上是倒在“绿色壁垒”之下。由于中药类产品出现微生物污染、重金属、农药残留、化学物质污染等问题,导致出口屡屡受阻。企业应积极实施高科技战略,提升质量以适应国际标准,加快拓展中药的国际市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药材基地里,白芸豆藤蔓下的木香、川乌舒展枝叶,长势蓬勃;中药材加工车间内,当归的醇厚药香萦绕鼻尖,工人们正细心翻晒着新鲜药材;物流园区中,新引进的昊天柏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紧锣密鼓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中新网南宁8月27日电(记者黄艳梅)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2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企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从“千年药乡”的历史积淀到“中国药都”核心区的战略部署,甘肃省陇西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产业根基,借助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