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冬虫夏草背后的疯狂利益链

2013-09-13 09:52 作者: 庞小琼 5916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在拉萨从大昭寺沿八廓东街往南走,不到300米的距离,一座规模不小的清真寺出现在藏式建筑群中,以此为中心,周围区域就是河坝林回民聚居区了。

  这里的人气并不逊于近处的八廓街,但与八廓街的游人不同的是,来这里的人几乎都奔着一个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虫草。

  在这片区域中,沿街两边的店铺几乎都是卖虫草的,有不下百家。在拉萨从事虫草生意的,以回民居多,久而久之,这里也就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清真寺虫草交易市场。

  虫草商人

  八九月的季节并不是清真寺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但马进祥兄弟不到20平的铺子还是能有一天上百万的销售收入,他说这里每家店铺都是如此。而如果是在虫草刚产新的五六月份,可能还要翻倍。

  马家铺子里目前最贵的草,是今年产新的时候从西藏那曲收的,一斤能卖到12万的价格,这种草虫体金黄饱满,品相较好,在内地的药草店中,加上奢华的包装后价格还能飙升。品相最不好的断草,也要卖到七八万一斤。

  马进祥说,从事虫草生意多年,如今不像一开始那么辛苦,要多次去昌都、那曲等地区“收药”,产新的时候会有地区的藏民将新草带到拉萨来给他。

  和马家兄弟不同,更多内地来的虫草商人还是愿意直接去产区收草,一来少了中间的一道差价,二来也更放心。

$pager$  全国十几万做虫草生意的药材商,每年五六月份都是奔波于四川阿坝,青海玉树,西藏拉曲、昌都等主要的虫草产区,在产新的时候买进,储备销量。

  这种生长在海拔3500米雪线之上的草甸上的生物,以全年130吨左右的全国总产量,吸引着几乎所有有实力的药材商和投资客。在普通人眼里,它代表着“天价”,然而在经营者眼中,它却是闪闪发光的财富。

  药材商罗加万是安徽人,十几年前,为了做药材生意,举家搬来成都。从成都双流机场到西藏昌都邦达机场,每天只有一班航班往返。“五六月份机票很难买,遇到乘客多,等一个星期都没有回程票是正常的事”,罗加万说。

  在罗加万的记忆中,虫草价格的涨跌,可谓惊心动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药市场开放以来,虫草的价格总体上是呈上涨趋势。90年代初国内市场虫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000元左右,至2003年达到每公斤1.5万元左右。2007年,飙升至每公斤12万元左右的历史性高价位。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又一路狂泻至3万元,2009年后价格又开始突飞猛进,至今一路看涨。

  2007年,豪赌虫草的人们赚了个盆满钵满。据罗加万回忆,当年虫草产新的时候价格在4.5万每公斤,两个月之内涨到了11万。“那一年我们给零售商供货,货款还没收回来,价格已经涨了不知道多少倍了”,他说。

  2008年5.12地震发生时正值四川产区产新,很多人认为地震会对产量有影响,于是价格从地震发生的12号涨到当月30号,最高达到11万每公斤,之后就开始暴跌到3万多。

  由于虫草每年都是5月份的时候产新价低,然后随着消费一路上扬,所以很多人就在产新的时候以低点价格大量买入,囤积到春节前需求旺盛之时出手抛售,可是那一年,“很多人亏得想跳楼”,罗加万说。

$pager$  产草的村庄

  虫草利益链条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采挖了。毫不夸张的说,在产草的村庄里,这埋在土里的黄金就是他们活命的东西。

  每年五六月份,如果你来到那曲的一些镇上,会发现满大街的小贩在以每把30多元的价格叫卖一种看上去不值十块钱的锄头;如果你去那曲、昌都的各县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办事,会被告知政府机关的其他工作都已基本停顿,工作人员都被调配到各产草地的路口检查站维持秩序;如果你的车在路口、桥头被一群当地村民截停,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特殊的欢迎,陌生面孔在这样的季节出现在产草区,常常引起当地人戒备。而为了争夺产草的山头,村庄与村庄之间发生冲突,也是常有的事。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些产草区的学校都会放一个多月的“虫草假”,各家各户的孩子都跟随大人一起上山挖草。

  天价也让虫草造假从下游环节上升到上游,为了增加虫草的重量,虫草的虫体里有时会被灌入铅粉。“虫草捧在手上,往上一抛,最先掉下来的那些,往往都做了手脚”,一些有经验的收草商人说。

  这种黄褐色的,个头比火柴稍大的东西并不好找,高原草甸上的积雪融化后,冬虫夏草的虫座埋在土里,露出细细的子座在地表,一般人几乎一天都找不到几根。

  当地人则需要弯下腰,或者跪下来,脸贴在地上,地毯式搜索才可能有所得,所以到了挖草的季节,藏民都是举家出动,在山上扎起帐篷驻扎。

  “那曲那边的村庄,前些年去的时候很穷,现在都盖了楼房了”,马进祥说,那里的村民都很富裕,有的举家到拉萨来买房,每年挖草的季节再回去两个月。

  虫与菌在土壤里的相遇,促成了藏民每年一次这样的特殊迁徙,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