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药材金铁锁: 开启威宁农民奔小康的“金钥匙”

2013-09-25 10:37 作者: 庞小琼 915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它不是锁,它是一种药,它叫金铁锁。

  仲秋时节,行走在威宁自治县小海、迤那、石门、玉龙等金铁锁中药材种植大镇,阵阵药香扑鼻而来,勃勃生机映入眼帘。

  金铁锁是中国特有的稀有中药材,生长在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的高海拔贫瘠石灰岩土中,由于适应干旱,主根特别发达,所以可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能有效治理石漠化。金铁锁是云南白药(000538)的主要成分,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

  近年来,贵州威宁加大金铁锁的科技种植力度,扩大种植规模,在带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威宁种植金铁锁,开启了贫困山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生态脱贫”之路,真正成为该县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

  花甲老翁与金铁锁的故事

  “近几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连年攀升,今年来我这里购买金铁锁种子的客户比往年要多,他们有的来自重庆、昆明,有的来自贵阳、宣威,昨晚还有一个自称是上海的人打电话来订购金铁锁种子。今年我们的金铁锁种子每市斤卖到了1400元左右。”这是记者在今年中药材栽种时节采访种植户宋乃学时,他按捺着内心的喜悦说的话。

  64岁的宋乃学是威宁自治县小海镇西冲村人,这位皮肤泛黑、已有几丝银发的花甲老翁,在该村以种植金铁锁出了名 .近年来,尝到甜头的宋乃学,不但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主动示范种植,还带领广大村民积极栽种。

  2007年春,威宁县小海镇在松棵村尝试种植金铁锁,当时宋乃学也想种点试试,想发一笔“药财”,但没有种子,几经周折,当时的村支书宋乃万帮他在镇里买到了四两金铁锁种子,这样,他就开始了中药材种植历程。6年来,宋乃学“摸着石头过河”,如今已掌握了金铁锁等中药材的基本种植技术。

  “今年不出门打工了,打算安心在家和我父亲一起种中药,去年我种了两亩多,卖了五万余元。”宋乃学的儿子宋邦龙说。

  宋乃学种植的金铁锁亩产在260斤左右,种子每市斤可卖1400元,金铁锁苗每市斤可卖98元,而种植一亩金铁锁只需4斤种子,其经济效益远远超过玉米、马铃薯等传统农作物。

  “我们农村的老百姓怕失败,不敢轻易种植,如今宋乃学的成功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村民们种植中药的积极性很高,在全村种植各种中药材已经有300多亩。”西冲村支书宋乃万如是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2年7月,宋乃学申报成立了粒坪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37户农户种植金铁锁,年创产值50万元,中药材销售至省外多个市县和地区。

  谈及合作社今后的发展,宋乃学说,他今后打算一方面注重发展药材的精品化,一方面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植。“等到时机成熟时,就把重点转移到药材的初加工、深加工方面上来,以便提高产品附加值,计划用更短的时间把种植面积扩增到100亩,种植农户增至200余户,力争种植中药材1000亩,以便更好地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而宋乃学也仅仅只是该县带领广大药农增收致富的一个典型缩影。

$pager$  村医与金铁锁的不了情缘

  科技推动威宁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路


  “金铁锁是战略性资源,药用价值高,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科学的驯化发展。”威宁自治县科技局负责人杨本贵表示。

  杨本贵介绍,“川广云贵、地道药材”。威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全国368种重点植物药中,威宁的党参、半夏、金铁锁等近40个品种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地道药材。

  对于“中药材产业将如何发展”这一问题,威宁县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扶持、科技投入支撑、产品质量核心、企业经营为主,农民增收为重”的原则思路,积极“筑巢引凤”吸引企业、公司投资该县中药材产业。与此同时,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引导广大种植户组建专业种植合作社。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已达51家,涉及全县35个乡镇,社员达万余户。

  “项目推进”、“以奖代补”、“贷款贴息”、“专业村”、“种植大户”、“基地辐射带动”、“土地流转”、“核心示范”等科学举措“榜上有名”,由此推进了规范化种植(GAP)、规范化研发、规范化生产(GSP).与此同时,灵活运用 “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大户+农户”、“党支部+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解决小而散的问题。实行三包(包供种、包技术、包收购),使得农民能够放心大胆地种植。

  目前,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该县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的支柱产业。

  威宁发展中药材的目标非常清晰,十二五期间,将建成中药材基地50万亩,产值将达20亿元,打造10~15个重点乡镇200个重点村,辐射16000户60万人。围绕 “大丫、哲觉、乌江源、梅花山、麻窝山、西凉山及雪山”等七大种植区,预计抚育种植金铁锁10万亩,力争“威宁金铁锁”地理标志认证等5个以上品种GAP通过国家认证,迈步中药材种植规模化之路。

  如果说64岁的宋乃学带领村民种植金铁锁,主要目的是增收致富的话,那么该县迤那镇五星村农民陈杰带领村民种植荒瘠石缝里顽强生长的金铁锁,不仅仅只是增收致富,还开启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的“生态脱贫”之路。

  2009年,陈杰放弃了经营已久的诊所,创办了镇上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开始尝试种植这种看起来弱小但生命力极强的野生药材——金铁锁。

  “金铁锁这种植物不仅可以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大规模种植后还能增加农民收入。”陈杰说,2010年,他带动周边村民承包了40平方公里石漠化严重的荒山,并在荒坡上建起“保护区”,对野生金铁锁加强种源保护。目前,他们还将采集到的野生种子移栽到试验田里培育,希望能大规模种植这种野生药材来增加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最高收入可突破4万元,项目区群众可迅速致富。”

  “去年,我们合作社采集到300多公斤野生种子,1800元一公斤,卖一部分留一部分。留下的我们又继续把它撒在在山上,扩大种源。”陈杰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陈杰信心满怀:“我们利民合作社打算用3至5年的时间,对迤那的金铁锁进行保护和抚育,人工种植突破万亩,与野生金铁锁保护区域相连接,形成10万亩以上的格局,争取建成贵州乃至全国的金铁锁保护抚育发展基地。”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