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中成药频爆安全问题 外企趁机做空抄底?

2013-09-26 11:13 作者: 庞小琼 152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近期以来,多种中成药的“安全隐患”连续被曝光,引发消费者的担忧;而海外多个国家也不断对中成药“示警”,也使得产自中国内地的中成药海外市场持续受挫,整个中成药行业就如同此前的国产奶粉一样,面临巨大的信任危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中成药问题频发,一方面是中成药确实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但也不排除有外企巨头乘机做空中成药来实现低价抄底的目的。因为未来开发植物药是世界医药市场的主流趋势,而在植物药方面,中药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无疑有着巨大的待挖掘价值。

  海外市场“阻击”中成药

  中药安不安全?这个争议了很久的话题,今年以来更是因为多家龙头中药企业持续曝出安全问题,不但引发国内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还引发海外药品监管机构不断示警。

  8月20日,英国药管局在其官网发布警告,提醒消费者谨慎选用一些没有经过英国官方注册通过的中药,说这些中药含有铅、汞、砷等重金属;9月8日,英国药品管理局要求该国各中医学会和一些较大中药店公司上报中成药的库存数量。市场传言称,英国药品管理局计划从2014年起全面禁止中成药在当地销售。尽管这一传言最终被证明是误读,英国药管局规定,未达到英国标准取得药品批文的中成药,将被禁止在英国销售,但还是在国内中药行业引发一定程度的恐慌。

  除了英国之外,加拿大的卫生部门也在今年初警告公众,不要购买、服用多款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的中成药。

  尽管中国出口英国的中成药数量不大,但由于英国在欧盟有着较大影响力,一旦英国大规模限制中成药在英国的销售,很可能引发其他欧盟国家的效仿。“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也是中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如果欧盟都效仿英国,中国的中成药在欧盟市场很可能会遭遇滑铁卢。”渤海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王辉告诉本报记者。

$pager$  中成药之所以在海外市场被阻击,一个关键因素,还是因为自身的安全问题。近期以来,同仁堂、汉森制药、华润三九等国内中药龙头企业先后多次被曝出药品安全问题,如北京同仁堂总统牌破壁蜂花粉片,被爆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甘露醇;汉森制药旗下四磨汤近日被爆出含有致癌物槟榔;华润三九的正天丸也被英国卫生部门曝光称,正天丸含有乌头草成分,可能会消费者造成肾损害、心脏毒性和其他脏器损害。

  此外,中药和西药在标准上的差异,也是海外市场对中成药持有偏见的重要原因。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陈忠就表示,有效成分不明、组分不明、不良反应未明,是中药难以融入现代医学体系的重要原因。

  做空背后或有外企推手

  因为不断曝出安全问题,使得中国内地出产的中成药,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遭到了较大压力,特别是龙头企业先后“沦陷”,更是让消费者对中成药引发担忧。不过,也有观点指出,中成药持续受挫背后,不排除背后有推手在推动,以期大幅打压重要龙头企业的估值,实现抄底的目的。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告诉本报记者,西方制药企业在化学药上的研发已经做了上百年,已经遇到了天花板。不得不向植物药的研发转型,植物药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医药市场的主流趋势。郭凡礼表示,尽管中药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但中药一向缺乏临床数据支撑,这让外企看到了其中的机会所在。

  近年以来,诺华、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巨头纷纷加大了在天然植物药上的研发力度,通过与中国植物药研发机构合作的方式,取得了相当的突破,让这些跨国巨头看到了植物药的巨大前景。例如,诺华曾与军科院生物所合作开发了专利中药复方蒿甲醚,随后通过了英国的GMP认证,从而使诺华在世界抗疟疾药物市场雄居第二;市场上热销的如德国银杏叶制剂、日本救心丹等也都是中药产品。

  一方面,海外唱空中药的声音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却大批量地从中国进口粗加工的中药原料精加工成中成药,获取巨大的利润。目前,韩国、日本、美国等直接垄断了中成药国际市场约90%的份额。

  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陈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分析指出,国外舆论以农药残留问题和重金属为靶子,打击中药企业发展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不能排除做空中药的可能。通过做空,再以合资、收购的方式来中国进行科研开发,对药企巨头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药材基地里,白芸豆藤蔓下的木香、川乌舒展枝叶,长势蓬勃;中药材加工车间内,当归的醇厚药香萦绕鼻尖,工人们正细心翻晒着新鲜药材;物流园区中,新引进的昊天柏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紧锣密鼓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中新网南宁8月27日电(记者黄艳梅)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2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企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从“千年药乡”的历史积淀到“中国药都”核心区的战略部署,甘肃省陇西县依托丰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产业根基,借助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和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