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姜价每斤4角钱涨至每斤4元 姜农有人笑有人恼

2013-09-30 10:47 作者: 庞小琼 365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姜价直蹦高 姜农有人笑有人恼

  连日来,生姜的价格一路飙升,收购价自年初的每斤4角钱涨至如今的每斤4元钱。因出售时间不同,姜农的收益也有很大差别。眼下,面对每斤4元的收购价,姜农们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懊恼。

  白沙滩镇玉前庄村的姜农在出售大姜。记者 于欣欣 摄


  丁本然

  8角钱贱卖损失近3万


  一说起现在蹿高的姜价,家住大孤山镇上册村的丁本然总是忍不住叹气。去年,丁本然种了1.2亩大姜,共收获9000斤生姜,如果按照现在每斤4元的收购价,丁本然一家能赚3.6万元,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年初时,大姜收购价每斤才4毛钱,鉴于前两年的大姜价格都不是太高,所以姜价涨到每斤8毛钱时,我觉得这个价格不仅能收回成本还能赚3000多元,于是就将窖藏的9000斤大姜全卖出去了。”面对如今的高姜价和自家空空如也的姜窖,丁本然却只有眼红的份。

  “早知道姜价能涨这么高,我就不着急卖了。如果留到现在能卖3.6万元,而我却只卖了7200元,损失了近3万元,同样的东西一下少赚这么多钱,真是太让人心疼了。”丁本然后悔不已地说。

$pager$  徐明飞

  5.4万斤大姜卖了16万


  这几天,在白沙滩镇,只要一说起种姜致富的人,大家会异口同声说出徐明飞的名字。在前两年姜市低迷的情况下,徐明飞却种了5亩大姜。现如今,姜价强势反弹并一路飙升,9月25日,徐明飞以每斤3元钱的价格将窖藏的5.4万斤大姜卖出,一下赚了16万元。

  今年47岁的徐明飞已经种了10余年的大姜,对于大姜价格起起伏伏地变化,徐明飞已经大概摸出了规律。“这个姜市基本上是‘臭三年香两年’,但是每个循环周期都有不同的情况,并不能完全按照这一轨迹发展。”徐明飞告诉记者,前几年姜市持续低迷,去年种姜时,他决定按照自己总结的规律赌上一把,于是便种了5亩大姜,经过夫妻俩的精心管理,共收获了6万多斤大姜。

  “我这5亩姜投入了近2万元,如果卖不上个好价钱,真对不起我们夫妻俩整天没日没夜地劳作。”徐明飞告诉记者,年初时,姜价才每斤4毛钱,而且姜价一直不见往上涨,那段时间他一直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对,好不容易熬到姜价涨至每斤1.5元了,身边的邻居朋友们都纷纷开始卖姜,但他却因看到了姜市回暖的趋势又迟迟不肯出售。就这样,在等待与观察中,9月25日,当姜价涨至每斤3元,徐明飞选择将大部分姜先行卖掉,只预留一小部分最后再赌一把。

  “每斤3元钱的价格已经不低,为了保险起见,先把5.4万斤姜先卖掉,只留下五六千斤姜最后赌一把,这样,即便姜市崩盘我的损失也不会很大。”徐明飞告诉记者,今年他的姜赚了16万元,他再也不用为两个女儿上大学的学费犯愁了,一想到能用卖姜挣来的钱让女儿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徐明飞和妻子的心里都会感觉喜滋滋的。

  李云清

  3万斤大姜待价而沽


  近日,姜价持续上涨,甚至两天便上涨1元钱。姜价上升势头如此迅猛,这使得不少姜农不愿轻易出售而是选择了待价而沽,姜农李云清便是其中的一员。

  姜农李云清是白沙滩镇玉前庄的一名普通姜农,目前,李云清的姜窖中还窖藏着3万多斤大姜等待出售。面对每天一涨的姜价,李云清却按兵不动,虽然随时都有降价的风险,但是他却依然在等待一个更高的价格出现。李云清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大姜“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姜的数量已经不多了,预计姜价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才决定冒险惜售。

  “难得遇到这么高的姜价,种姜这么辛苦而且前两年姜市低迷时也没能赚多少钱,这次一定要抓住机会,狠狠地赚上一笔。”李云清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马春亭 于欣欣)

$pager$  每斤5.98元 生姜零售价涨 销量不减

  生姜价格一路飙升,这对本地大姜消费市场有何影响?9月29日,记者对部分乳山市民及大姜深加工企业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乳山市区商业街一家超市看到,大姜价格标注为每斤5.98元。尽管大姜价格比去年同期涨了6倍,但记者在该超市蔬菜区观察发现,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名市民前来挑走一块大姜。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买大姜时一般只买一块,对大姜的价格并不是特别关注。而市民刘女士则表示,姜价上涨,对市民的影响不大,由于大家买姜都是做调味品,一般一小块就能吃上一个周,即使现在姜价每斤6元钱,一块姜也最多花2元钱左右。

  随后,记者又从乳山市贸易城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虽然姜价高涨,但大姜销量却并未受到影响。蔬菜摊主徐春花介绍,姜价飙升并未对大姜销售产生影响,蔬菜摊每天的销售量基本与往年持平,一般都维持在8到10斤左右。

  记者了解到,作为调味品,市民选购大姜时一般都是论块买,而消耗量相对较大的饭店最多也只买个半斤八两。所以即便姜价飙升,市民对此的反应也相对其他蔬菜价格上涨来说要平淡得多。

  对于以大姜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来说,姜价飙升却让他们有些吃不消。据威海吉利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姜价上涨直接导致产品生产成本的直线上升,但是国际终端产品的价格却并未出现上浮趋势,这使得大姜深加工企业必须承担因原料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影响。为此,吉利食品有限公司正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化解因原料价格上涨所引发的危机。(记者 于欣欣)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魏璐定西,这片气候温凉、干而不燥、凉而不阴的土地,自古便有“天然药仓”的美誉。如今,依托专业化市场体系的蓬勃发展,当地中药材产业正沿着规范、高效的脉络茁壮成长。全市已建成以陇...

原标题:独龙江乡群众:编织生态富民新锦绣李玉花(右一)与同伴们在巡山护林。艳阳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马库村的一条河两岸,村党总支书记马成华带着几十名村民清理沙石,平整土地,挖坑种树。今...

原标题:【乡村振兴】景谷威远:土地生“精”,收益添“金”走进景谷县威远镇文朗村的滇黄精种植基地,一株株错落有致的滇黄精舒展着翠绿修长的叶片,一串串淡黄小花苞悬于枝间。“一开始我回家种的是重楼,现...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市西城区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望慰问一线医务人...

强化中药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有利于打造更好的中药质量生态。近期,多地药监部门持续完善和加强中药监管工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药监力量。河北——近日,河北省药监局召开中药品种质量提升研究开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