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央视曝光阿胶黑幕:皮革下脚料污水旁熬制(图)

2013-10-28 10:39 作者: 庞小琼 504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对于阿胶市民并不陌生,特别是女士,都有在冬天进补阿胶的习惯。那你了解阿胶的功效吗?你知道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阿胶,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论起阿胶的历史,它已有2500多年的传承,我国最早的药学经典——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把阿胶列为“上品”。阿胶主要由整张驴皮熬制而成,因原产山东东阿县而得名,因历史久远且效果好,近几年来更有人将阿胶称之为“国粹”、“药中茅台”。进入秋冬季节,也正是到了阿胶进补的黄金时节。不过具有“药中茅台”之称的阿胶,却不断被曝出负面新闻。先是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及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民生直通车》等栏目,多次曝光河北、河南等地的制胶企业,利用牛皮或者马皮混合驴皮下脚料,甚至用一些制做皮鞋、皮包剩下的下脚料,生产制造阿胶。随后有媒体暗访发现:很多东阿小型阿胶企业,自己根本不生产阿胶,而是采购外地便宜阿胶冒充东阿阿胶。

  调查让人生疑的便宜阿胶

  “一斤阿胶价格不到一百元,这样的阿胶你敢吃吗?”近日,类似问题引起了很多打算用阿胶进补的市民关注,“几十元一斤的阿胶没怎么见过,但一百多元一斤的还真见过。”在采访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廉价阿胶”并非只是极个别的传说。

  那“一百元一斤”的阿胶到底可信吗?随后,记者见到了一份业内人士晒出的账单:“加工阿胶使用的最主要原料是驴皮,目前市场上驴皮的价格,每公斤接近170元,大约每3公斤驴皮能熬制一公斤阿胶,也就是说,正品的阿胶仅驴皮原料成本,每公斤就要500多元。”按照这份账单,一斤阿胶售价在250元以下,肯定不会是纯驴皮熬制的阿胶。

  随后,记者又在淘宝网等购物网站查询发现,各种阿胶和阿胶制品价格相当混乱,其中仅纯阿胶的价格,就从每斤四五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追访廉价背后的杂皮陷阱

  为什么有的阿胶,能卖到几十元一斤?这个问题,也许能从央视的报道中找到答案。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记者曾到供应低价阿胶的河南省台前县“百忍堂胶业有限公司”进行调查,该公司负责人承认,传统加工阿胶用的应该是整张驴皮,但整张驴皮价钱太高,使用下脚料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里边得有40%的牛皮,百分之百的驴皮是不可能的。”厂家负责人说。

  这家公司设在一个破旧的院子里。央视记者暗访时发现,在院子里、大门外的农田里和臭水沟边,都晾晒着许多一块块干柴似的东西,上面苍蝇乱飞,不时散发出阵阵臭味。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厂家负责人透露说,这就是他们用来生产阿胶的原料皮,基本上都是在皮革加工过程中割下来废弃的头脸皮和腿脚皮,即通常说的“下脚料”。车间里污水横流,有的下脚料已经腐烂变质,甚至都长蛆了。这些已经腐烂变质、混杂着不同皮革的下脚料经过浸泡后,被放入木制的大滚筒里进行冲洗,之后就放入化皮炉蒸化。皮子经过蒸化,再倒进敞口的大锅里熬制。熬出的胶浆倒入容器后,没有任何防尘防蝇措施,就放在车间门口地上冷却。冷却后经过切片,就制成阿胶片。

  央视记者又走访了阳谷和河北无极等地的几家阿胶生产企业,发现这些企业的原料仓库里都有这种下脚料,有的厂家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皮子。用这种原材料制成的阿胶,也许正是廉价阿胶的秘密所在。调查资料显示,“挂驴皮卖杂胶”的现象已非个案,其中不乏个别手握国药准字批号的阿胶生产企业。

  “杂皮阿胶”的兴起,使得原本是废物的皮革下脚料摇身变成了抢手货。河北无极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成品皮革加工基地之一,据当地一位皮革经销商透露,近年来其出售的下脚料主要被阿胶企业买去用以熬胶。基于“货源”紧张,下脚料的价格从最初的750元/吨,一路涨到目前的2100元/吨。

$pager$  揭秘当心伪劣阿胶要人命

  除了河南等地的不法企业生产的劣质阿胶,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作为阿胶最正宗的产地东阿,也存在着不少生产劣质阿胶的企业。不久前,山东电视台记者曾暗访东阿县数家小型阿胶制造企业,调查中发现,很多打着东阿县阿胶牌子的制胶企业,自己根本不生产阿胶,大部分都是在河南等地购买便宜的阿胶,然后贴牌成东阿阿胶进行售卖。

  经常食用阿胶产品的消费者都知道,阿胶之所以称为阿胶,是因为制作工艺、地理环境以及制作用水有着极大的关系,正宗的东阿阿胶必须是在东阿本地,用乌头驴整张驴皮配以古阿井的井水熬制,才算纯正的东阿阿胶。而被曝光的不法企业则是在外地采购低价阿胶,用劣质材料生产的阿胶,经过包装流通到线上商城及线下中小型药店作为零售终端渠道。经常食用这些劣质阿胶,不但对身体没有任何营养保健作用,因为劣质阿胶含有过多的六价铬(Cr6+),对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都有严重的影响,食用过多甚至会导致肺癌。

  面对很多企业采用牛皮、马皮等杂皮熬制阿胶的现象,业内人士介绍说,按照药典明确规定,阿胶应用驴皮来做成,用杂皮做的“阿胶”属于假胶。然而,市场上却存在大量用马皮、牛皮做的“阿胶”。阿胶是补药,有补血止血功效,如果服了马皮做的“阿胶”效果却恰恰相反,极有可能闹出人命,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新闻链接阿胶食品造假更惊人

  大量阿胶用牛皮、马皮等杂皮熬制,让人触目惊心。可另一种说法是很多阿胶糕、阿胶枣、阿胶口服液等衍生品,造假之风更盛行。有媒体曾采访某大型阿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透露市面上的阿胶产品目前分为三大类,一是阿胶块、阿胶口服液等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药品;二是有保健品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三是阿胶糕、阿胶枣和没有取得任何批文的阿胶口服液等普通食品。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这三类阿胶产品掺假造假的程度也不一样,其中药品类阿胶,市面上约有三分之一的产品,是使用工业下脚料等原料制成的劣胶。保健食品的原料,原则上得从生产阿胶的药厂购买,“我们是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之一,但目前还没有哪家保健品企业从我们公司大规模采购过。可以预料,这些保健品大部分也会使用劣质阿胶。”最厉害的当属那些号称含阿胶的普通食品,市面上九成以上的产品都使用劣质阿胶,甚至根本不含阿胶。

$pager$  新闻提醒食用阿胶认准大品牌

  有媒体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仅是东阿就有数十家阿胶生产企业,而这些阿胶企业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具有强大研发、生产、销售能力的大型制胶企业,例如东阿阿胶、福牌阿胶等。这些大型制胶企业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完善的资质认证及硬件配置,例如都拥有经过国家GMP认证的大型现代化制胶车间,具有完善的线下药店销售渠道;第二种就是作坊式小工厂,这类工厂一般只具备后期二次加工与包装能力,不具备前期熬胶、制胶能力。所需要的阿胶原料大多是从河南等地低价购买的,然后进行二次加工。这些小工厂生产的产品95%是不合格的,经过贴牌或者散卖等形式,一部分流通到比较偏远的乡镇超市,更多的则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渠道打着低价的幌子销售。

  对于如何选购阿胶,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阿胶时,首先要挑选大品牌,其次要看价格,太便宜的阿胶绝不能相信,最后还可通过闻气味来辨别真伪阿胶。正宗的阿胶呈琥珀色,透明、没有气泡,带点腥味却不臭。如果是假冒的阿胶,特别是阿胶膏,在熬制的时候通常有一股臭味。

  精彩互动怎样辨别真假阿胶

  购买时一看二掰三闻,砸碎冲水看颜色也可判断真伪

  阿胶可补血滋阴、润燥止血,但常有不良商家用马、骡、猪皮或杂皮加工成伪劣阿胶,不仅没有保健作用,还对身体有害。因此,在挑选阿胶时专家介绍,要“一看二掰三闻”。

  一是看外观:真品阿胶是棕褐色或棕黑色,形状平整,表面光滑有光泽,对光看时其边缘是半透明的;假阿胶通常颜色乌黑,没有光泽,表面不光滑甚至有凹洞;二是用手掰:真品阿胶质地脆硬,掰时不会弯曲,容易断裂,断面没有孔隙;而假阿胶质地不脆、易弯曲、不易折断,断面黏腻,有时有小孔;三是闻气味:真品阿胶有轻微豆油香味,口感微甜;假阿胶则有浓重的腥臭味。此外,还有一个小窍门,把阿胶砸碎后用开水冲泡,正品的阿胶液体清澈,假阿胶则浑浊甚至呈乳液状。

  专家提醒,一定要去正规药店购买阿胶并保留购买凭据,在服用前听从医师指导,因为阿胶并非人人适宜。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症或正值生理期时,应停服阿胶,脾胃虚弱的人也不适合服用,尤其是消化不良、肠胃不适的人群。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提前卸任董事长,总经理张朝华接替。01同仁堂董事长调整年薪近238万元总经理出任8月12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董事长一职变动,邸淑兵因工作调整,正式辞去董事长、董事及董事...

中经记者晏国文卢志坤北京报道在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吉林省银河制药的牛黄上清丸(规格:6g×10丸)挂网价格为198元/盒。该药品的省内价差倍数为10.88倍。实际上,该公司同规格的牛黄上清丸...

8月8日-10日,2025年中药材乡村振兴示范推广行动暨首届“早安隆回”银花百合交易展销会在湖南隆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银花绽放・百合飘香”为主题,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主办,隆...

原标题:新疆疏附县: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原标题:乐器制作成特色,药材、林果种植扩规模,新疆疏附县——(引题)特色产业兴农民增收稳(主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道忠实习生孙晓燕近日,新疆喀什地区...

近日,第23届中国新疆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全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采购单位、3万余家种植大户、1万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行业学会、有关协会到会采购,参观人员达1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