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湖南道县:七千亩青蒿致富山村百姓

2013-11-01 10:50 作者: 庞小琼 2784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金秋十月,道县的乡镇农村到处可见农民卖青蒿的繁忙景象。

  10月29日上午,记者跟随湖南斯威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勇,乘车来到了该县药材种植基地上观乡东沅村,探访了农民种植药材青蒿致富的秘密。

  一路上杨勇向记者介绍,斯威森公司是2009年落户道县工业园的一家制药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制药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青蒿。公司是在2011年开始发动农民种植青蒿的,当时,许多农民还不懂种青蒿,也不知道种青蒿会产生怎样的经济效益,当年公司在四马桥、上观等乡镇试种了500多亩,农民每亩纯收入达千元。尝到甜头的农户第二年纷纷要求扩大种植面积。就这样,斯威森公司也为了扩大生产,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青蒿种植,2012年全县几个主要乡镇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今年又在全县几乎所有的乡镇发动1000多农户,扩大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可助农民增收900余万元。

  “其实种植青蒿很划算的,种子、肥料都是公司提供;种植简单,不占用良田,在一般的荒山、荒坡上都能种植。”东沅村种植大户胡启星在记者面前一个劲地夸种植青蒿的好。

  年近六旬的胡启星是上观乡有名的种田好把式,以前以大面积种烤烟、稻谷为主,2011年开始率先在村里种植青蒿100多亩,当年就收获。去年发展到300多亩,今年又发展到800多亩。胡启星向记者坦言:“种青蒿比种烤烟容易,种青蒿可以租荒山、荒坡,每亩租金才60元,种烤烟要租良田,每亩租金要200元以上,而且种青蒿管理容易,风险也小。种一亩青蒿和种一亩烤烟纯收入都在1200元左右。”在胡启星的带动下,今年全乡种植青蒿达3000多亩。

  来到四马桥镇板塘村,27岁的返乡农民工王润华为收购药材青蒿忙个不停。小王向记者介绍,自己以前在广东打工,一年收入2万元左右,2011年回家种青蒿30多亩,收入4万多元,比打工强,今年他与当地农民签订600多亩订单合同,成了四马桥镇的青蒿小老板。“我们四马桥农村,到处是荒山、荒坡,由于农村劳动力少,以前大部分荒废下来,这两年我与全镇100多农户签订了订单合同,利用荒山、荒坡种植青蒿,许多农民都增收致富了,农民都说药材青蒿是一个致富好产业。”王润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路上杨勇的电话响个不停,有的是各乡镇大户要求为杨勇公司送药材的,有的是大户请求明年扩大种植面积的。

  “药材青蒿是一个助农民致富的好产业,你公司发展制药业需求量越来越大,明年为何不扩大规模种植呢?”与记者一同前来考察的道县农信社理事长罗怀科接过了话茬。

  “理事长,这两年在你社1000多万元贷款的支持下,斯威森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去年创利税650万元,被评为县十佳纳税企业,并成为了永州市的龙头企业。明年我公司与全县农户准备签订1.5万亩的订单合同,到时候在制种、肥料、收购上需要大量资金周转,可能还会去你那里‘化点缘’。”杨勇真诚地说。

  “我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致富农民的好企业、好项目我社将义无反顾地支持!”罗怀科与杨勇的手紧紧地握着。

  此时,记者仿佛看到,明年万亩青蒿绿意盎然,药农脸上个个露出丰收喜悦的笑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要依靠创新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技术、材料等,深化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规律、作用机理的研究阐释,丰富治疗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原标题:四川眉山:彭山14万亩水稻迎“双抢”,稻药轮作稳粮又增收立秋刚过,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14.05万亩水稻进入集中成熟期,谢家街道汉安村的田野里率先掀起“双抢”热潮——金黄稻浪翻滚间,联合收...

新华网北京8月20日电(张悦)2025西普会(中国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于近日在海南博鳌启幕。大会主席、中康科技董事长吴瀚表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突破、医改主导的供...

原标题:1至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8月20日,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1-7月份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

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成为传统医药领域高频热词。特别是在中药饮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