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天然土蜂蜜”或有毒 建蜜蜂产业“可追溯性体系”

2013-11-06 10:21 作者: 庞小琼 333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蜜蜂浑身是宝,不单蜂蜜,王浆、蜂胶、花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健康产品。但在蜂产品消费热中,各类蜂产品鱼目混杂,如何正确认识蜂产品,保障消费安全?

  由中国养蜂学会主办,扬州大学、省蜂业协会承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蜜蜂与蜂产品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蜂产业高峰论坛”在扬举行。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国家蜂产品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吴杰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蜜蜂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月下老人’,通过授粉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人们的食物来源。”

  话题一:蜂产品市场

  国内蜂产品整体质量偏低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目前有蜂群800多万个,而蜂群可以说是一座座微型‘生物制药厂’,所产出的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幼虫等蜜蜂产品都是充满活力又富有生命力的天然食品,食用安全且营养价值高,是人们最理想的健康食品之一。”

  吴杰指出,由于市场潜力巨大而行业门槛又不高,当前涌入蜂产品市场的企业数以千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假充真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从近年来国家历次质量监测抽查结果看,蜂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偏低,不仅影响消费者的选购,而且严重影响行业声誉和发展。

  蜜蜂产品生产加工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很大,它的生产车间不仅仅在厂房,更在田间地头、养蜂场及运输等原料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蜂产品行业,一般来说,大型、优势企业都舍得在原料和产品生产上下功夫。像“中国蜂产品消费者满意十佳”产品之一的扬州三邦,不但投巨资建有技术设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蜂产品加工基地,而且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丘陵山区建设了多个原生态养蜂基地,通过给基地内的蜂农建立档案,实行标准养殖。

  话题二:蜂蜜造假

  “水解”可以识别“假蜂蜜”


  针对前不久网络上出现的关于“土蜂蜜”的讨论,吴杰认为,人们崇尚自然的心理可以理解,因此越是路边农民散卖的蜂蜜,他们越认为是富含营养的“土蜂蜜”。但蜂蜜市场火热,难免会有不法商贩弄虚作假,“人造蜂蜜”、“掺水蜂蜜”等造假手段虽然接连被媒体曝光,对于专业检测机构来说,“假蜂蜜”的识别不算困难,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识别掺假蜂蜜就难了。

  吴杰介绍,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果糖和水,它的外观和甜度也基本上由这些成分所决定。

  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连接而成的,只要通过“水解”把它们分开,就能得到葡萄糖和果糖,而且比例与蜂蜜中的很接近。

  玉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果糖,也很容易加到蜂蜜中以假乱真。

  更拙劣的造假手法甚至可能直接拿蔗糖充数,或者用增稠剂加甜味剂着色剂来冒充。

$pager$  话题三:“土蜂蜜”

  “土蜂蜜”

  不一定是好蜂蜜


  对于土蜂蜜的安全性,吴杰表示,虽然真正的蜂蜜是纯粹的“天然产品”,不过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虽然绝大多数的花是无毒的,但是有少数种类的花产生的蜂蜜含有有毒成分,如果正好碰上一小批蜂蜜大量采集了这些植物的花粉,而蜂蜜又是未经处理的“原生态产品”,那么就有了一定的危险性。

  不过,一般而言如果养蜂的规模很大,或者大量蜂蜜汇集在一起经过了处理,那么少量的“有毒”蜂蜜也就会被稀释到“无害”了。

  记者 向家富

  【论坛速递】

  专家呼吁建

  “可追溯性体系”


  记者注意到,本次海峡两岸联手举办的活动吸引了包括国家蜂蜜科研重点实验室、台湾宜兰大学、台湾大学、海洋大学、台湾养蜂协会、中国养蜂学会、浙江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两岸的专家学者和养蜂业界代表参加,就蜜蜂与蜂产品的有关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蜜蜂产业应建立全产业链的“可追溯性体系”,对潜在的不安全蜜蜂产品能够进行处置或召回,确保能够从交付的蜜蜂产品追溯到蜂产品生产源头,最终的目的是规范市场,让广大消费者直接受益。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国甘肃网8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见习记者郑芸芸)近日,“渭水泱泱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定西渭源,渭源因渭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这片镶嵌在北纬35°中药材黄...

近日,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松岭林业局新天林场道地药材基地,职工们正忙着采摘金莲花。“程英是我们场种植金莲花的带头人。今年开春,她把自己繁育的7万多株优质金莲花秧苗平价提供给了场里职工,并手把手...

夏日的乌蒙山深处,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的山间坝子生机盎然。连片的当归、党参田垄间,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里,藏着乡亲们的增收希望。“去年种60亩赚了不少,今年直接扩种到200多亩。...

央广网吉木萨尔8月7日消息(记者郭璁悦通讯员杨天文吴欣昊)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近几年,新疆吉木萨尔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种植等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种植以甘草、贝母、药...

龙山县百合种植基地。龙山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供图龙山县召市镇三堡村村民在采摘金银花。曾祥辉摄核心阅读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南龙山县,种植黄柏、百合等中药材,修复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在科技的助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