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浙贝母硫磺熏蒸 三年整治初见成效

2013-12-06 09:51 作者: 庞小琼 260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浙贝母作为宁波市重要的地产中药材,也是浙江省省著名的“浙八味”中药材之一。为进一步打响浙贝母之乡品牌,保证原产地浙贝母药材的优良品质,我市连续三年开展浙贝母无硫化治理,初见成效。

  鄞州是浙贝母之乡,章水一带自清代康熙年间开始人工种植浙贝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由于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宜浙贝母种植,鄞州逐渐成为浙贝母的主产地。其中章水镇樟村的浙贝母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现场综合评审,获得原产地标记证书。

  目前,鄞州区的章水镇、鄞江镇、龙观乡是浙贝母的主要种植产地,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是鄞西山区农民传统经济种植品种和收入来源之一。今年鄞州浙贝母的种植面积近万亩,干贝的总产量约为1450吨。

  为了防霉、防腐和干燥,便于加工和保存,并且缺少二氧化硫的限量标准,部分贝农仍习用硫黄熏蒸方法进行鲜贝产地初加工,但使用大量硫磺过度熏制中药材往往会给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经过三年的宣传整治和积极引导,广大贝农纷纷响应号召,选择无硫化初加工的贝农比例逐年提高。

  2011年5月,鄞州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卫生局下发了《关于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经硫磺熏蒸的浙贝母的通知》,对全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进行无硫化治理。同时,协调鼓励明贝药业有限公司积极收购本地新鲜贝母加工浙贝母“生切片”,每年收购鲜贝母达100多吨,保证了无硫浙贝母的供应。2012年5月,鄞州区政府出台《关于开展鄞州区浙贝母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成立浙贝母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开展浙贝母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今年3月初,鄞州区下发了《浙贝母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药典》2010版第二增补本发布,出台了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限量标准,规定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自12月1日起施行。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