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溪黄草烂在地上 阳山县农民急盼销路

2013-12-12 09:15 作者: 庞小琼 6542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寻求溪黄草销售出路:今年广东阳山县几百个农户种植溪黄草近5000亩,约7000吨,由于今年粤北地区多家加工溪黄草的生产厂家因为停止收购,导致粤北地区几百家农户种植植物烂在地上,没有收入,请微博微信好友,传递爱心,让山区农民有一条出路!”日前,这一消息在微博及清远同乡会及阳山同乡会微信圈上传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溪黄草为何出现滞销,又该如何找寻出路?

  溪黄草出现严重滞销

  阳山县地处广东省西北地区,是清远市的一个贫困县,因地势偏僻,交通不发达,当地农民大部分都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阳山农民在市场的大量采购及倡导下大面积种植溪黄草,加上阳山污染少,土地和空气质量好,生产出来的溪黄草产量高质量好,在市场上一直赢得良好的口碑。溪黄草作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何现在会突然出现严重滞销呢?

  原来自去年粤北行陷入代用茶生产添加溪黄草、灵芝等药材的“添加门”事件后,这些农民种植的溪黄草就一直没有人过来收购,令当地农民损失惨重。

  “我和我的兄弟一共种了200多亩溪黄草,差不多一年没有人来收购过了,现在我们收成后的存货有20多吨,还有70%-80%的都在地上,没人要,有些也烂掉了,收了也没地方放。”阳山县杜步镇一种植农户陈先生无奈地说道。据其透露,以前每亩溪黄草每年大概可以卖6000元,几百亩算下来,除去成本后总收入还是不错的。但是今年不仅没有人来收购,在种植管理方面的开销却一直没少,肥料、除草还有工钱都是一笔大开销。

  在阳山青莲种植了六七年溪黄草的钟先生,面对滞销一事气愤地表示:“现在没人来收购,自销根本卖不了多少,而且只有几毛钱一斤,都不够我们的人工费!”据钟先生透露,今年,他依然种植了一百多亩的溪黄草,据往年收成好的时候,每亩每年大概有5000多块收入,旱地的就只有2000-3000块钱,一年下来的总利润收入还是相对比种田可观的,但是今年不仅分文未收,还倒贴了不少钱,生活一时间也陷入了困顿,也急盼销路以解决生活困境。

$pager$  企业和农民都很受害

  已有几百年历史积淀的广东凉茶,早已成为广东“秋冬防肺燥,春夏去暑湿”的四季皆宜的饮品,并且融入了岭南的文化,成为广东传承、养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但近年来,广东凉茶却是命途多舛。在王老吉添加门事件之后,手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凉茶系列认证、广东省著名商标头衔的“粤北行”是也因溪黄草非新食品原料,陷入了非法添加门事件,遭遇严格执法而停产。

  但该事件发生后不到半个月,国家卫生部已认定人参可作为普通食品食用,添加人参不属于违反规定添加中药材的行为,之后陆续通过了认定牛蒡、等可作为普通食品……由此可见,企业和农民无疑成为食品安全立法滞后的最大受害者。

  据了解,广东省内溪黄草茶生产企业近200多家,该事件发生后,溪黄草凉茶产业链停产,不仅仅是影响了生产企业的经营,也关系到种植农民的收入,更有大批生产线上的员工面临失业。

  专家力挺溪黄草

  呼吁出台行业标准


  针对“添加门”事件,中华养生研究院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刘焕兰教授表示“溪黄草添加门”事件暴露了凉茶行业存在的问题。刘教授指出《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中提到“生产经营的食品中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规定,“尽管国家卫生部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目录,但对传统的药食同源的物质是否都已经收录是值得商榷的。”他认为,全国各地有很多被广泛应用的药食同源物质都没能列入目录,其中就包括溪黄草和广东知名的五指毛桃等,而灵芝、人参在广东历来就被人们理解为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的食品而广泛应用。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鉴定中心主任叶华谷表示,植物分类学中的溪黄草与中药溪黄草并不是相同的一个概念,药性和功能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分类学上的溪黄草,味极苦,性寒,一般人接受不了,但民间药用溪黄草是甜的,性平和,有清肝明目、祛湿解毒、凉血散瘀的疗效。这种草药在民间已经普遍应用了,并无不良性能,这种溪黄草实际上叫“狭基香茶菜”。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主任、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认为,广东凉茶作为岭南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产业兴衰将直接折射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在这种添加门事件频发,以及饱受公众质疑的状况下,产业标准的尽快制定出台。否则,广东凉茶的添加门事件仍可能再出现,会进一步加剧广东凉茶的危机感。(刘刚)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