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问止中医”冲击"AI中医第一股":战略聚焦与技术深化的双重考验

2025-04-01 16:35 作者: 科学中药那个咚咚 1850浏览 0评论 1 0 举报

 

(AI大脑与中医经络融合的动态可视化,豆包提供配图)

 

一、事件背景:AI中医资本化进程的关键节点

 

       2025年1月9日,问止中医科技(TCMTech Inc.)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若成功,该公司将成为全球首个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医医疗服务上市公司,标志着中医行业从传统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的历史性跨越。

 

(根据问止中医招股书制作,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情况)

 

• 营收增长与亏损并存:2022年-2024年前三季度,问止中医营收分别为0.62亿、1.89亿、1.73亿元,但同期净亏损达1.54亿、1.94亿、0.5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虽逐步改善(2024年前三季度4950万元),但盈利模式尚未完全验证。

• 业务结构矛盾:线上医疗服务占比超90%,其中AI辅助诊疗系统产生的直接服务收入占67%,而中药饮片销售及煎煮服务仅占23%。2023年煎药中心相关投诉率高达12.4%,且该业务毛利率仅28%,远低于线上医疗服务的68%。

• 技术储备:"中医大脑"系统覆盖3000余类病症,积累超100万例临床数据,构建全球最大中医临床知识图谱,并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认证。

 

战略定位再审视:

 

问止中医本质上属于"中医AI+"服务商,但当前业务仍受中药供应链拖累。若对标中医AI第一股,应当剥离中药饮片等重资产环节,专注构建AI技术壁垒。中药煎煮中心单店投入超300万元,却贡献不足7%营收,且2023年因药材霉变导致的医疗纠纷赔付达420万元,严重稀释技术溢价。

 

二、 竞争优势:AI赋能的差异化路径

1. 技术壁垒:从经验到数据的诊疗革命

问止中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自主研发的"中医大脑"系统。该系统通过AI整合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数据,实现三大突破:

• 标准化诊疗流程:将舌诊、脉诊等主观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指标,诊断一致性提升至89.7%(传统医师团队平均64.2%);

• 青年医师培养效率:系统辅助下,应届硕士毕业生医师平均临床能力提升周期缩短50%,2024年医师人效达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

• 疗效可追溯性: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中药全流程溯源体系,患者复诊率达71.6%(行业平均30%-40%)。

 

 

2. 商业模式:线上主导的轻资产扩张

问止中医采用"线上互联网医院+线下轻诊所"模式,线上收入占比超90%,显著降低实体扩张成本。其核心逻辑在于:

• 高客单价与自费模式:患者次均消费940元,且未接入医保,规避集采降价风险,毛利率稳定在60%左右;

• 服务差异化定位:聚焦癌重症及疑难症(占病例总数70%),单病例数据价值达普通门诊的4.8倍。

 

 

3. 战略聚焦带来的效率提升

若剥离中药供应链,问止中医可集中资源攻克三大AI技术高地:

• 多模态数据融合:将舌象仪(采集98项舌质参数)、脉象仪(分析32种脉象特征)与患者生活习惯数据深度耦合,构建动态健康模型;

• 个性化诊疗迭代:利用百万级临床数据开发"千人千方"生成算法,使处方匹配精度提升至91.3%;

• 医生协同网络:通过1.2万名注册医师的实时反馈,临床决策优化周期从14天压缩至72小时。参照IBM Watson Health转型经验,这种专注度可使研发投入产出比提升40%。

 

三、 风险与挑战:从"第一股"到"持续价值"的鸿沟

 

1. 盈利模式可持续性存疑

• 高销售费用拖累:2023年销售费用率达13.3%,远超研发投入(4.8%),单个线上用户获客成本达487元;

• 数据变现瓶颈:尽管积累100万例临床数据,但商业化利用率不足15%,低于平安健康(37%)和微医(28%)。

 

 

2. 行业竞争与标准化难题

• 巨头夹击风险:百度"灵医智惠"已覆盖2700家基层医疗机构,华为云中医大模型训练算力是问止中医的120倍;

• 数据孤岛困境:中医诊疗涉及32类非结构化数据,当前行业数据标准化率仅19.4%,制约AI模型泛化能力。

 

 

3. 战略失焦的潜在风险

• 线下扩张悖论:8家诊所单店获客成本是线上的3.2倍,但数据沉淀效率仅58%;

• 资源错配危机:若维持现状,2025年运营成本将增加23%,而AI研发预算可能被迫削减34%。

 

四、 市场前景:赛道价值与投资逻辑

1. 行业增长确定性

• 需求端:中国老龄化加速(2030年65岁以上人口超3亿)带动慢病管理需求,中医AI在糖尿病、高血压等领域的干预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42%;

• 技术端:AI诊断准确率从2018年67%提升至2024年85%,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8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7%。

 

2. 问止中医的估值锚点

• 短期看场景落地:计划将40%募资用于技术升级,若实现基层医疗覆盖突破1000家机构,可带来3.8亿元增量收入;

• 长期看生态闭环:"精一书院"培养的医师团队若突破3万人,将形成数据-算法-服务的自增强飞轮。

 

3. 业务重构的资本价值

假设剥离中药业务并专注AI服务:

• 毛利率从60%提升至78%(参照平安健康SaaS业务79%毛利率);

• 研发投入占比从4.8%升至15%,达到DeepMind Health水平;

• 估值倍数(EV/Revenue)从3.7倍升至6.2倍,对应估值3.8亿美元(PS 8.6倍)。但需警惕转型期23%-28%的收入波动。

 

五、 结论:聚焦AI的战略重构价值

问止中医的上市进程本质是中医现代化路径选择:

• 若维持全产业链:重资产模式可能导致估值折价,预计2025年EV/Revenue降至2.1倍;

• 若聚焦AI操作系统:三重增长空间将打开:

1. 技术授权价值:按次收费(0.5-2元/次)模式可覆盖20倍现有市场;

2. 数据资产变现:脱敏临床数据估值达4.3亿元(参照医渡科技数据交易均价);

3. 生态协同收益:合作处方流转,抽取技术服务费。如与国内专注中药饮片数字化供应链的“荃豆中药”等专业平台深入合作,依托各自优势,优质高效地解决中药饮片及其煎煮配送供应。

 

六、建议:

• 短期关注招股书业务调整信号,若明确剥离中药业务,目标价可看高至28.6港元/股;

• 建议引入提升算力与强化CV算法的合作单位,使AI模型训练效率提升60%;

• 风险提示:若2025年Q2前未完成战略聚焦,可能触发20%-25%估值回调。

 

(本文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灼识咨询;本文仅代表产业研究员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