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河口海关共监管验放进出口货物83.1万吨,货值3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27.6%。其中,进口中药材8476吨、货值76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3.5%、177.5%。进口量居全国边境口岸首位。
进口中药材可能会携带有害生物,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影响。对此,昆明海关构建了“口岸初筛+远程鉴定+取样送检”鉴定模式,运用AR眼镜、物种识别软件将现场影像实时回传至海关实验室,远程连线专家指导现场开展查验工作并实时记录查验过程同时,搭配外来物种算法,精准捕捉有害生物等肉眼难辨的风险,高效衔接“采、送、检、报、处”环节,不断提升检疫监管能力,保障进境中药材安全、顺畅通关。
此外,昆明海关还结合口岸物流运行实际和发展规划,通过优化卡口参数配置、升级智慧物流系统、增配智能化设备等方式,在河口口岸率先推出“一卡多贸,运抵直通”的创新监管模式,单票货物从进境到出场只需15分钟。(记者 黄翘楚 通讯员 朱婉玉 杨文广)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