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四川阆中市:为了上亿斤川明参不滥市伤农

2014-03-20 09:29 作者: 庞小琼 347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3月7日,四川省阆中市副市长杨汉勇召集市内川明参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龙头企业以及主要支农信贷机构召开川明参收购协调会,要求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让川明参种植户不受损失,更不能出现滥市伤农现象。

  其实,早在春节前后,这个问题就已经摆在杨汉勇及阆中市农业局相关领导面前了,尤其是进入3月以来,大大小小的会几乎每天都开,阆中市农业局还专门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在市外考察川明参市场行情。

  近年来,阆中市大力发展川明参,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从2009年起,川明参市场价格一直走高,去年春节前后达到高峰,每公斤鲜品甚至可卖到30元,而到了今年春节后,每公斤鲜品只能卖到6元,甚至还有继续走低的迹象。

  “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旦出现川明参滥市伤农的现象,我们精心培育起来的这个产业,就可能毁于一旦!”阆中市农业局副局长陈志红说。

  政府、市场双推动,种植面积5年增长了10倍

  阆中种植川明参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阆中提出打造“川东北中药材产业第一市”的奋斗目标。2009年,阆中川明参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当时的种植面积仅约5000亩。

  2010年,阆中川明参又顺利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有了这两张“王牌”,阆中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川明参,几年来,该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川明参发展的政策举措——

  对于建基地面积5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10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给予每亩500元的补助资金,对于发展500亩以上的专业村、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的奖励;对于收购鲜品500吨以上进行无硫加工的企业以奖代补20万元;对于建立川明参精深加工生产线一条,年销售产品100吨以上的企业以奖代补20万元。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种植大户、专业村、专业合作社大量涌现,加之这几年市场行情一直走高,鲜品价格从每公斤10元涨到30元,川明参种植业主热情也越来越高涨。

  截至目前,全市有30个乡镇发展川明参,种植大户50余户,专业村30多个,专业合作社30多个,其中省级示范社3个;川明参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年产鲜品达5万多吨,比起2009年的规模,5年时间增长了10倍。
$pager$

  市场规律倒逼,政企须联手“四面出击”

  川明参在四川种植区域主要在成都市金堂县、广元市苍溪县、巴中市恩阳区以及阆中市等地,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成都中药材批发市场销往广州等地,金堂因离成都近,且川明参采收季节比其他地区早一个多月,因此每年金堂川明参的销售价就成了市场风向标。

  “每年春节过后,我们就要派专人去成都作市场调查,然后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回来,指导我们采取相应措施。”陈志红说,“今年川明参价格大跌,金堂县卖出的鲜品价仅为6元,预计到3月底左右,各地的川明参都将集中采收,一下子推向市场,恐怕6元都卖不到。”

  “如果稳在6元,基本能保本,如果低于6元就要亏损。”种植业主赵元海和李志平在天宫乡流转了700多亩土地种植川明参,他们还投资修建了加工坊,本想通过加工、储存避开市场低谷,但加工坊尚未完工,在今年川明参采收季节时还无法投入使用,因此也十分犯愁。

  同样犯愁的还有目前阆中最大的川明参龙头企业四川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蒲炜。该公司自己建有川明参种植基地2000多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达5000亩,市工业园区为其规划了加工厂,但最早也要到8月份才能建起,原来的老厂储存、加工能力有限,因此要靠储存、加工避风险已经不大可能了。

  “目前只有靠政府和企业联手,共同应对,政府积极想办法,我们积极配合,采取‘四面出击’的办法才能渡过难关。”蒲炜说。
$pager$

  深挖市场潜力,阆中川明参前景会光明

  面对紧迫的形势,阆中市召集相关各方已经达成明确共识:制定阆中川明参收购保护价为鲜品每公斤6元,并要求支农信贷机构充分支持企业保底收购的资金需求。

  同时,阆中市会研出解决当前和长远问题的方案,市财政预算拿出600万元资金,用于该产业的扶持以及市场拓展。

  首先,用自己的腿走路,在成都、广州等地建立直销窗口,每个窗口设固定营销人员两人以上,统一使用“阆中川明参”这一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公用品牌,打开局面后加强向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和干品市场渗透。对于年直销干品1000吨以上的生产企业,市里补助11万元。

  其次,与国内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其平台和客户资源,广泛进行网上交易、扩大交易半径,降低交易成本,对于年销售阆中川明参干品300吨以上的电子商务平台,阆中市给予4万元补助。

  此外,借助阆中旅游城市的名片大力挖掘本地及周边市场潜力。在古城区自建3个川明参直销门市部,然后以阆中特产的形式进入城区各大特产门市部,同时在市内外各农贸市场依托菜贩、商贩加大鲜品销售力度。对于年销售干品200吨以上,鲜品500吨以上的门市部补助2万元。

  让企业十分看好的是本地及周边鲜品市场,蒲炜说,目前的行情不能说市场已经达到饱和,而是广大的市场潜力没有充分开发出来,据他们调查,在重庆农贸市场,鲜品销售价格可达到每公斤20多元。

  相关文章

  川明参荷花池市场调查报告(2014年3月)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