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江西寻乌县:蝉花数量少 市场前景好

2014-08-05 09:58 作者: 庞小琼 3686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寻乌县丹溪乡岑峰村的后山竹林里,生长着一种具有动物和植物特征的奇妙生物,根是蝉蛹或幼虫体,花是从单个蝉幼虫头部顶端生长出来的,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蝉花。蝉花和冬虫夏草同属虫草科,被认为是生长在温暖潮湿的赣南的“冬虫夏草”。

  古老的虫草

  7月27日上午,岑峰村民扛着锄头走进竹林。村民赖炳光说,蝉花出现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蝉一出现,就意味着蝉花出土了。在竹林里,赖炳光看到土里冒出2厘米左右的黄白色小花,很不起眼,他轻轻抡起锄头,一个蝉花出土。记者注意到,椭圆形的虫体已被灰白色的菌丝包裹,但依然能看出蝉蛹的样子。

  它是怎么形成的呢?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张诚介绍,蝉花的历史记载比冬虫夏草早800年,是一种蝉和菌的结合体,和冬虫夏草一样属虫草科,幼虫在蝉羽化前被虫草菌寄生,当气候环境适宜时,吸收虫体的营养转化成菌丝体,最终虫体被菌丝体完全占据,只剩下一个躯壳。

  数量并不多

  寻乌的蝉花早就被发现,只是数量不多,外界知晓的人少。据记载,蝉花的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无异,《本草纲目》等典籍均有记载。

  近年来,国家实行退耕还林,山区环境变好,从2010年开始,蝉花数量慢慢上升。但即便是这样,在寻乌县丹溪乡,蝉花的收购量一年也只有两万多个。

  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外界不熟悉蝉花,销路并不好。记者询问了南昌同仁堂和省中医院,都称对蝉花不太了解,也没有可供入药的蝉花出售。

  市场前景好

  “岑峰村位置偏远,往年挖来的蝉花没有药商收购,村民只能自寻市场。如果能将蝉花开发并推广,就能带来更多收益。”赖炳光说。

  说起市场前景,张诚并不乐观。他认为,蝉花虽然在蛋白质等各项指标上和冬虫夏草无异,但功效却不及西藏、青海产的冬虫夏草,价格上更有天壤之别。而且蝉花在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很多人都不了解,推广起来有难度。

  尽管开发有难度,赖炳光还是决定试试。去年,他在村里建了一家酒厂,再用传统的客家方法酿制保健酒。如今,赖炳光已为产品申请了商标“蝉花酿”。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蝉花酿’的产量很少,只有几百公斤。”赖炳光说,希望蝉花能够进行人工培植,酿制更多“蝉花酿”让人分享,同时也让村民增加一条致富路。

  对此,省农科院专家指出,蝉花是绿色健康生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方面,应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其野生资源稀少且逐年减少,对蝉花人工培植技术的研究也势在必行。

  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吴 寒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眼下正值连翘采摘的黄金时节,走进白土镇,漫山遍野的连翘树郁郁葱葱一颗颗硕大饱满的连翘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收、装袋、搬运……构成了一幅喜人的乡村丰收画卷“早上还在树上的青果果,这会就变成了....

立秋刚过,江西上饶德兴市新岗山镇农科新社区的吴茱萸产业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成片的吴茱萸树丛间,农户们弯腰穿梭,手指麻利地将饱满的绿色果实采摘下来,落入身旁的竹筐中。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仲夏时节,陇西县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药农们躬身田间劳作的身影。陇西县是工信部和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国家区域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近年来,当地推广实施“三分田”工程,着力推动以黄芪为主的道地陇药育苗扩...

8月6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达393.22亿元,同比增长18.44%,全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标志着甘肃中医...

原标题:湖北打造千亿级中药材全产业链聚焦“十大楚药”让道地药材更地道7月15日,在咸宁市通城县药姑林场,林农正查看筐式种植天麻等中药材长势。(视界网刘建平摄)日前,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