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南充大力发展花椒产业 青花椒变"摇钱树"

2014-08-27 10:55 作者: 庞小琼 2499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政府发展花椒产业的路子走得对,我家8亩花椒地,每年纯收入在9000元以上,种花椒比种粮食强多了。”8月20日,高坪区鄢家乡石坝子村村民吴绍元指着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对记者说。

  A

  创新模式

  结成利益共同体

  鄢家乡是高坪区最偏远的一个乡,如何因地制宜谋发展?高坪区委、区政府自2009年起,通过走访调研,决定在该乡发展花椒产业。2009年,该乡招引四川荣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鄢家乡惠农花椒专业合作社,现已吸纳社员115户。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农户与业主结为利益共同体。

  “公司无偿提供种苗、肥料,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花椒收获后,公司与农户按收益的三七分成。”花椒基地负责人夏斌介绍,“农户的收益包括三部分。一是保底收益,在花椒产业没有效益的前4年,荣生公司保证农户每亩土地收益120元。从第5年开始,花椒进入丰产期,公司保证农户每亩土地收益不低于900元,不足部分由公司补足。二是工资收益,公司优先安排土地入股的农户到基地打工,每天工资不低于50元。三是分红收益,根据协议,所有投入全部由荣生公司承担,花椒收获后,农民与公司按3∶7的比例分红。”

  自2009年发展花椒产业以来,鄢家乡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建成3000亩九叶青花椒基地,覆盖鄢家乡广福寺、石坝子、金锁桥、高木桥、土巴寨5个村,涉及农户927户、2894人;建成占地1200平方米的花椒加工包装车间;成功举办三届花椒采摘节。“与市内10家火锅店、3家大型超市签订了销售合同,花椒供不应求。接下来还将扩大种植面积,引进花椒深加工项目,生产花椒粉、花椒油、花椒酱等产品,提高花椒附加值。”鄢家乡党委书记曾志刚说。

  B

  完善硬件设施

  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走进会龙镇老场垭村,一排排花椒树绿树成荫。正在给花椒树浇水的村民唐永全告诉记者,以前种粮食,一亩地收入最多500元,除去种子、化肥等成本所剩无几。现在种花椒,每亩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

  老场垭村山高沟狭,土地贫瘠,大部分土地位于半坡地带,人均可利用耕地少,不具备发展传统农业的优势。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将花椒种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为提高花椒栽培技术,该镇把花椒育苗、整地、栽植、修剪等技术标准制成光盘、图书等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召开花椒种植现场会,组织群众学习。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兴修水利设施和村道公路。

  截至目前,该镇在老场垭村等4个村建成标准化蓄水池10口,修建灌溉渠、沟5000米,硬化基地便道3000米,种植花椒2000多亩。

  C

  精深加工

  延伸花椒产业链

  “近两年来,高坪区依据山区丘陵地带适合种植花椒的特点,把金山桥至浸水场镇公路沿线打造成20公里花椒长廊,辐射带动鄢家、南江、斑竹等地发展花椒产业。”高坪区委副书记王荣秀介绍,为推动花椒产业发展,该区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户实行以奖代补,各乡镇统一购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确保栽植一棵、成活一棵、保存一棵、见效一棵,增加农民收入。组建合作社,发展社员5000余人。截至目前,该区花椒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初步建成“川东北最大花椒基地”。该区完善5个合作社综合办公楼,建起花椒加工车间、保鲜车间、冻库等。加大花椒精深加工力度,注册“土巴寨”花椒品牌,培育花椒销售经纪人,增强市场竞争力。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9日电(戚嘉慧邓菲)洮河两岸,8月的阳光洒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绵延起伏的田野上,中药材的绿浪铺向远山。“这苗子精神着呢,现在能卖13至18块一斤,收购商直接到村口来拉。”田埂上...

早晨6点,天色初亮。记者随着人群涌入甘肃陇西县首阳镇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只见现场交易一片火热,占地180亩的市场被十里八乡药农的三轮车和全国各地客商的大货车塞得满满当当。步入4800平方米的交易大...

2025年8月27日至29日,由重庆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联合主办,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承办的“喜马拉雅药用芳香植物可持续利用管理国际...

8月26日,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在南宁市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交流,为南宁中药...

8月24日下午,中医药政策解读与标准发布、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在陇西“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举办。甘肃省药监局局长吉永锋,新华社甘肃分社副社长宋常青,定西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