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四月,广元苍溪川明参收获的季节。一走进素有“西南地区最大药材苗木基地”龙山镇,农家小院内,男女老少或忙着给川明参刮皮,或晾晒着那白胖胖的参条,满脸笑容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家种植了三亩川明参,前几天‘铲铲客’上门来收购我卖了8000元,现在还有800公斤左右,这几天价格一天比一天高,由起初上市的每公斤20至22元涨到了现在26至30元,种川明参的效益是种粮的6倍多。”凉桥村五组袁永勋一抹笑容抹平了满脸皱纹。
川明参药、膳两用。苍溪川明参销售连年看好,产品远销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
为使当地特色产业长盛不衰,苍溪请来省农科院专家教授亲临指导并研发了川明参化学除草、复地种植、无硫脱皮与真空保鲜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种植风险,农民种植积极性大大提高,形成了以龙山为中心辐射阆中、巴中等近邻20余个乡镇。
龙山川明参协会会长黄广介绍说:“仅龙山片区种植面积就达2万余亩以上,产量6000余吨。一亩川明参收入8000至100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00元,产值可达1.5亿元,药农人均增收可达1800元!”(阳雪梅 朱成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