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银杏叶提取物标准再升级

2009-07-07 14:34 作者: 信息部 3895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日前,一场名为“EGB(银杏叶提取物)在PAF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学术会议在杭州举行。来自浙江、北京、上海、广东的心血管专家以及重庆医科大学EGB课题组成员出席论坛,并就EGB标准提升以及新一代银杏叶提取物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会上,中国银杏叶提取物外经贸标准的制定者——康恩贝集团正式发布了第七代银杏叶提取物,并宣称首次将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标准从EGB761提高至EGB1212,初步实现了与美国药典USP31版的对接。

对接美标
    今年3月美国药典大幅提高EGB标准后,一度引来业内不少担忧。
    美国一直是中国银杏叶提取物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国内企业对美出口的EGB产品一直参照旧版美国药典标准(黄酮24%、银杏内酯6%),而新版修订的USP31版美国药典采用的是更为严格的EGB标准。
    据悉,新版美国药典在银杏叶提取物标准方面参考了欧盟标准,而欧盟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中不仅有活性成分的含量标准,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银杏叶提取物杂质的标准,并对未知成分的含量限度以及诸如白果酸的含量限度做了要求。
    记者从与会专家处获悉,目前大部分国产银杏叶口服液制剂只能达到第三代CP标准或第四代标准即EGB761标准,但这两个标准均已落后于欧盟标准和美国USP31标准。
    “此次我们提出EGB1212标准,就是希望围绕欧标和美标供应全球主流市场。银杏叶提取物组分中真正起抗凝作用的是银杏内酯,EGB1212标准的银杏内酯含量比EGB761标准提高了一倍,即按照USP31版标准的上限(银杏内酯12%)来生产。”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如是说。

研究有待深入
    据了解,银杏叶提取物由于没有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加上中药保护到期后亦已取消,国内银杏叶提取物市场犹如“战国时代”,不仅行业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及恶性竞争也十分普遍。
    由于质量标准和法规相对滞后,国产银杏叶提取物企业多沦为初级的原料供应商,处在产业链的底层,在国际市场上议价能力低下。
    在国外主要市场提高准入门槛的情况下,加快提高标准,并通过展开创新性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国内银杏叶提取物产业必须重视的课题。
    此次学术会上,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课题组就EGB抗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进行了发布,其科研人员表示,PAF途径是不依赖TXA2、ADP的第三条血小板聚集的途径,按照EGB1212标准生产的第七代银杏叶提取物由于银杏内酯倍增,强化了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而浙医二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则指出,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应用有待深入研究。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特别提醒:饮片联采中标落地,并不意味集采行为的结束,更不意味着中标企业进了保险箱,躺着就能赚到钱。而是要求中标企业在中标后切实履行承诺,确保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可控,始终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供应。...

药材基地里,白芸豆藤蔓下的木香、川乌舒展枝叶,长势蓬勃;中药材加工车间内,当归的醇厚药香萦绕鼻尖,工人们正细心翻晒着新鲜药材;物流园区中,新引进的昊天柏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紧锣密鼓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中新网南宁8月27日电(记者黄艳梅)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2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企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