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专注品牌德江天麻渐入佳境

2012-10-10 11:52 作者: 杨峰 4533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核心提示

  德江盛产天麻,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阶梯状斜缓坡上,位于武陵山系与娄山山系交界处。相对高差1214米,立体构造突出。气候温和,光、热、雨同期,雨量充沛。

  德江天麻个大、肥厚、质坚,天麻素含量高,含量平均在3.5‰以上,高的达7‰左右,远远超过2005年国家药典规定的2‰的标准,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

  2012年,德江县抓住实施国家第七批农业标准化德江天麻示范区项目的有利契机,实行企业带动、示范与大户带动、滚动发展等模式,发展商品天麻栽培。截至6月底,新栽培天麻20万平方米,年产干天麻达16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从采挖野生到技术栽培,从一般农产品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德江天麻在40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次次嬗变,并渐入佳境。

  天麻是德江县有地域特色的重要农产品,也是全县唯一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德江天麻历史悠久,上世纪70年代以前,德江主要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由于过度采挖,到70年代初几乎难以为继。

  此后,德江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天麻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

  1967年,开始技术攻关组织栽培;1993年,天麻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种植技术获得成功。



科技人员指导农户进行天麻人工授粉。

  据上世纪80年代中药资源普查资料显示,全县20个乡镇中,有天麻自然分布的乡(镇)多达15个,有农户栽种天麻的11个。西北部的长丰、高山、沙溪乡一带天麻资源蕴藏量大,种植农户多,至今仍是该县天麻的主要生产区域。

  近40年的天麻生产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部分企业基本掌握了密环菌、萌发蔚的二接种转接生产和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新技术,为天麻快速发展解决了种源、菌种不足难题。



刚采收的新鲜天麻装满农户背篼。

  上世纪90年代至今,该县先后有数千农户种植天麻,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县内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先后承担了数项省、地级科研课题,取得了具有指导生产实际意义的科技成果5项。

  尽管40年历程奠定了名副其实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但近年来由于缺乏品牌支撑,德江天麻销路不畅,麻农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天麻生产实际现状曾一度出现尴尬困境:种植规模小,栽培农户少,生产能力低,产业化程度差。

  前些年,全县年栽培天麻实际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年产商品天麻(干品)不足20吨。

  天麻年产量只有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中期的三分之一;平均产量也较低,每平方米产鲜天麻约3公斤。
$pager$

天麻良种繁育基地技术人员精心挑选麻种。

  近年,德江县委、县政府把天麻列为全县农业化主导产业。2007年5月,“德江天麻”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贵州省第6张特色“名片”。德江天麻保护范围确定为德江县高山乡、沙溪乡、泉口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带动了德江天麻产业的强劲发展,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每平方米鲜天麻产量达5公斤以上,价格从每公斤160元左右上涨到300元左右,野生天麻市场售价更高达每公斤1200元。

  “通过几代研究人员的努力,德江天麻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德江县农牧科技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为了进一步推动天麻产业发展,当地政府确立了“科技兴麻”战略,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在高山乡龙洞湾、沙溪乡黄坝村等地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防野生栽培示范场,进一步提高了德江天麻质量;巩固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天麻栽培面积,增强天麻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对企业、农技干部、天麻大户等生产、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2008年至2010年,德江天麻连续3年实现栽培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年产干天麻16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德江天麻被列为铜仁市“十二五”科技规划中重点建设的中药材示范基地,计划在高山—沙溪—楠杆等乡镇建成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加大以产业发展为主的新一轮扶贫开发力度,发展天麻100万平方米。

  “十二五”开局之年,德江县委、县政府围绕“天麻强县”目标,共整合国家扶贫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按全县天麻自然资源分布和天麻生产发展实际,新增天麻栽培面积22万平方米,布局在高山乡、沙溪乡等8个乡镇。高山天麻示范场、康奇药植开发公司和天宇天麻公司分别承担天麻供种与技术指导服务。

  2012年,抓住国家实施第七批农业标准化德江天麻示范区项目的有利契机,实行企业带动、示范与大户带动、滚动发展等模式,截至6月底新栽培天麻20万平方米。

  在贵州大学、温州大学协助下,德江积极开发天麻系列产品,延伸天麻产业链。采用生物发酵转换技术,成功研制出“天麻多糖口服液”,大幅提升产品深加工档次。

  目前德江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麻保健食品厂与中药饮片厂已落户城北工业园区,项目一期投资2000万元,今年5月建成投产,为德江县下步发展100万平方米的天麻种植基地搭建广阔的市场平台。(高应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28-6560886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 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特别提醒:饮片联采中标落地,并不意味集采行为的结束,更不意味着中标企业进了保险箱,躺着就能赚到钱。而是要求中标企业在中标后切实履行承诺,确保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可控,始终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供应。...

药材基地里,白芸豆藤蔓下的木香、川乌舒展枝叶,长势蓬勃;中药材加工车间内,当归的醇厚药香萦绕鼻尖,工人们正细心翻晒着新鲜药材;物流园区中,新引进的昊天柏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紧锣密鼓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中新网南宁8月27日电(记者黄艳梅)2025年中国(南宁)—东盟进出口中药材供应商大会2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企界人士、专家学者等围绕中国—东盟中药材贸易高质量发展开展深入...

据兰州海关统计,1—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额达5382.9万元,其中,陇南市以3006.5万元的出口额占据55.9%的份额。近年来,甘肃中药材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已覆盖东盟、欧盟、中亚及多个共建“一...

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中医药+数字”服务消费新模式。方案提出,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示范区,依托天津经济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