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青岛一养殖场线纹海马供不应求

2013-09-06 10:11 作者: 庞小琼 582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普及,海参、鲍鱼日益成为常规养殖品种,回归理性价格。作为养殖者来说,这意味着其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很难拥有高回报。到哪里寻找养殖新品种?什么养殖品种市场需求量大回报高?青岛一家养殖场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养殖海马。经过一年多的积累,这家养殖场已有种海马一万尾,海马繁育超100万尾,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

  不久前,记者慕名来到这家养殖场—位于青岛黄岛区琅铘镇的青岛浩然生态海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线纹海马的优势

  “这些是喂海马的饵料,这边是种海马,那边是海马的繁育桶。”进了公司的海马养殖区,公司总经理助理褚宗明向记者一一介绍。记者发现,右边水池里的海马大多10多厘米长,而左边水池里的海马则短小的多。难道左边的还没长大?

  “是品种不同。”褚宗明介绍,左边短小的这些,属日本海马,青岛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生长的都是这种;右边身材粗大的这些海马,是去年从美国引进的线纹海马。线纹海马与日本海马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外形大小,而在于养成率。如果室内缸养,幼体海马的养成率,日本海马仅在40%左右,线纹海马能达到80%;如果室外池养,日本海马存活率为60%,线纹海马能达到近90%.

  “这些数据都是专家试验得出来的。我们主要养殖线纹海马。”褚宗明说,公司的海马养殖项目是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南海所负责海马亲本引进、技术指导等,公司则在不断总结养殖经验,通过海马的不断繁育,扩大规模,最终走产业化的路子。公司去年3月份引进了第一批200尾线纹海马亲本,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种海马发展到一万多尾,加上子代海马,养殖场海马超过100多万尾。

$pager$  源源不断的需求

  100万尾,是个天文数字,也是个微乎其微的数字。

  两个月前,褚宗明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问,养殖场有没有500尾海马。当褚宗明给出肯定的答案后,对方听起来根本就不相信,再三确认。对方来养殖场取货时,褚宗明才知道,为了凑500尾海马,他已经在国内药店、养殖场及海边渔民处跑了好几个月。

  “海马不稀罕,渔民捕鱼时就能捕到零星海马,这也是现在海马作为药材和食材的主要来源。”褚宗明说,可是随着野生海马资源的枯竭,野生海马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人工养殖并且产业化,是解决海马需求的唯一途径。

  据了解,海马的药用价值很高,民间有“南方海马,北方人参”的说法,历代古医籍和我国药典历次版本中都有收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海马有“温肾脏、壮阳道之功效”。其用途广,销路大,一直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供不应求。目前,海马干品的市场价格在4200-18000元/公斤不等,而活海马价格也在70-300元/尾不等,如果是出售海马亲本,价格至少也要在500元/对以上。

  据2010年最新研究显示,全世界海马至少有46种,均被列入国际海洋保护鱼类,因此,野生海马的贸易被禁止。由于海马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海马的国际交易量也在逐年增多,2009年仅我国进口海马干品已达4000万只,占国际海马市场的2/3,支付外汇5亿多美元。

  “现在公司联系的海马客户,主要用于科普展览,少则几对,多则几百。”褚宗明说,对于大宗需求用于药品及保健品的订单,公司根本就不敢接单,“100多万,一旦用于产业链,太少了。”

$pager$  做好走稳产业化

  100万尾的海马,对于满足需求来说,既然杯水车薪,公司能不能推出商品苗,既赚取利润又能快速扩大养殖量?

  “的确有不少养殖场来找我们,希望能养殖海马。”褚宗明说,现在海参、鲍鱼市场行情下跌,逐渐结束暴利时代回归理性合理利润,许多养殖场都在寻找新的发展项目。对于推广海马商业化养殖,公司十分谨慎,一因海马养殖技术的高要求,二为保护海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从养殖技术来说,海马要求的生长环境也比海参、鲍鱼及虾蟹等传统养殖品种苛刻了许多,一是对水温、光照、溶氧量、盐度比较敏感,二是抗应激性比较差,三是游动速度比较慢,但却只能吃到活动的东西,所以与其他水产养殖品种比,保证饵料的健康安全尤为重要。公司作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院士工作站,虽然技术力量雄厚,但养殖海马刚刚一年,积累的经验还不足以指导其他商品化养殖场。

  “我们正在筹建一个占地10多亩的海马展览馆,一方面扩大、加深人们对海马的认识,一方面扩大海马繁育规模,然后逐步建立起公司的海马产业链,稳稳地走!”褚宗明说。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文章

  海马资源稀缺需求旺盛 人工养殖成解困唯一选择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