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崂山灵地生长千种中药材 路边可见益母草(图)

2013-09-25 10:03 作者: 庞小琼 488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崂山的腹地,终于在一片人迹罕至的丛林里发现了一小片青岛特有植物——崂山百合。惊喜之余,70岁的采药人姜泽瀛只是给它们拍了几张照片,并没有带走一片枝叶。他是崂山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剩下的仅有的几个采药人之一,如今,他的身份又有了新的转换——“护药员”,守护着这片刚刚恢复元气的草药宝库。

  护药 外国人要挖百合被拒绝

  崂山百合是青岛的特有植物,不过之前发现的都比较零散。今年夏天,姜泽瀛和朋友于涛一起经过三个多月的苦苦寻找,终于在一片山涧中发现了一小片长势良好的百合。虽然这种植物很珍贵,而且具有很高药用价值,但是出于对原生物种的保护,两人并没有采摘和移植,只是拍了几张照片留作资料。不过崂山百合的名声早已名扬海外,听说老姜是崂山里远近闻名的采药人,几名外国人经过打听还是找上了门。

  “当时找到我的时候我惊了一下,不知道他们的来意是什么,寒暄了几句后他们提出来让我带着他们去找崂山百合,而且还计划要挖走几棵到他们国家去种植。 ”老姜告诉记者,当时一名外国人还拿出了很多钱要塞给他,但是得知他们的来意后,老姜断然拒绝了。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老姜知道崂山百合是青岛的特有物种,不能随便移走。 “崂山百合生长的地域不大,是珍稀物种,咱不能为了钱去干那些对不起子孙的事。 ”至今说起外国人要挖崂山百合的事,老姜都是一脸的严肃。

  感恩 采药曾养活十几个小村

  姜泽瀛今年已经70岁,是一名从小长在崂山下的村民,16岁起便和父亲一起上山采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崂山周边的村民开始成规模、有组织地上山采药,白天大人采药,周末带着孩子一起采。 ”老姜回忆说,那时山下很多地方都有中药收购站,八十年代,村民卖掉采集的中药后每天能得到大约2.5元钱,一个月下来的药材收入达四五十元,这个收入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大家用这些钱购买粮食等生活用品,补贴家用,周围十五六个村子的村民用这种方式养活自己。久而久之,崂山的中药材几乎被挖空了。

$pager$  保护20年封山千种药恢复元气

  “不过幸好政府从上世纪八九十代开始有计划地封山育林,挖药材的人也少了,崂山又慢慢养起来了。 ”姜泽瀛告诉记者,根据各种书籍的记录综合看,崂山有各种药材一千多种,其中名贵药材不下20种,资源相当丰富。

  让他欣喜的是,近几年一些原本已经很少的药材,又开始焕发生机,越来越多了。姜泽瀛带着记者上山的途中在路边突然蹲下来,指着一棵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说:“你看,这是益母草,治疗妇科疗效非常好,以前别说在路边,山里都难找了。 ”

  采药 春天就发现了没舍得采

  姜泽瀛拿着一顶斗笠,几件采药的家什,还有一根绳子来到崂山脚下的一片树林,他要带记者寻找两棵今年春天就已经发现的药材。此时天空已经下起了小雨,70岁的姜泽瀛利用绳子爬上了一个坡度接近60度的土坡,因为下雨的原因,被踩踏的土石哗哗地往下落,裸露的皮肤也被树枝划得满是伤痕。经过半个小时的手脚并用,老姜在一棵树下蹲了下来,一棵毫不起眼的藤类植物让他有些惊喜,他说:“这就是茜草,治疗风湿非常有效,我春天就看见它了,一直没舍得采,因为那时候长得还很小。 ”说着掐下大约半米长放在了袋子里,而茜草的根部还完好地留在那里。

  目前山里已经很难再找到采药人了,像姜泽瀛这样70岁高龄的更是少见。姜泽瀛告诉记者,现在药房里和医院里的草药绝大部分都是规模化养殖的产品,已经很少能见到真正长在大山间的药材。但是从药理上来说,天然生长的药材的药性一定会比养殖的要强,保护崂山药材还有一个很深的原因就是,其实是在保护一个天然药材生长的基地。

  新闻延伸

  生病自采药从不打点滴


  虽然如今医疗条件都大为改观,而且采用西医治疗见效比较快,但是和草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姜依旧延续着自己的方式,小病从来不吃西药,更不打点滴,而是自己到路边采摘草药用以煎服,他的家里也种了一些常用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老姜这样的草药人也早已经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去山里采药了,以前每天都去,那是为了生计,现在一个礼拜能去一次就不错了,权当是上山锻炼,是个消遣。除了生活已经无需再使用卖草药的钱来填补,二来实在是年龄不饶人。 “我现在喝的茶、泡的酒、吃的菜都有中药成分在里面,都是自己采的,老伴和儿女平时也都用我的药来保健和养生,”方子有自己琢磨的,更有经典的古代保健药方,所以山里的草药现在不仅仅治病,更成了天然的保健品。 “老姜笑着对记者说。(记者 周昆)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于“价格锚定+即时履约+处方重构”下的结构性折叠文/咚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产业研究员)过去十年,线下药店凭借地理覆盖、处方和...

8月27日,于田县万花园中药材1000亩试验田里,成片的薄荷、丹参、甘草迎风摇曳,农户们穿梭其中,忙着浇水和除草,正通过滴灌和喷灌等节水技术进行精准管护。这片曾被风沙侵蚀的荒漠,如今通过“林药间...

夏末秋初的阳光仍带着几分灼人的热,却挡不住川渝交界地带——资阳市安岳县合义乡田间地头的忙碌。眼下,当地最大规模的白芷种植基地——四川喳口楼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00余亩“白芷+玉米”粮药套种基地,...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29日电(戚嘉慧邓菲)洮河两岸,8月的阳光洒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绵延起伏的田野上,中药材的绿浪铺向远山。“这苗子精神着呢,现在能卖13至18块一斤,收购商直接到村口来拉。”田埂上...

早晨6点,天色初亮。记者随着人群涌入甘肃陇西县首阳镇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只见现场交易一片火热,占地180亩的市场被十里八乡药农的三轮车和全国各地客商的大货车塞得满满当当。步入4800平方米的交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