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西藏藏药材分布广泛 林芝多县种植16个品种

2015-04-21 13:41 作者: MalcolmX 14151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藏药是我区具有独特优势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区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介绍,我区目前人工种植藏药材有30多种,《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藏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到,到“十二五”末,以藏药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全区医药制造业总产值将翻一番,年均增长14%以上。

  【难题】

  藏药从种子长成药材 成活率最低时仅20%左右

  有关专家指出,藏药材是藏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藏医药市场的开拓和工业化生产进程的加快,藏医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藏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90%以上藏药材的供给仅靠野生资源。为扶持藏药材发展,每年我区都会向国家申报两个项目,目前我区国家扶持的藏药材项目已经达到10个左右。

  藏药材生长环境具有特殊性,而且还有种子采集难、种子萌发率低、成苗难等问题。据西藏藏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办主任何锐平介绍,目前藏药发展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藏药材种子来源及培育的问题,“我们所用的种子都是人工采自野生的,回来后在大棚进行人工育苗,成活率并不高,培育的幼苗移植到室外种植时又会死掉一批,算下来,从种子长成药材,成活率高的话能达到80%,低的话只能在20%左右了。”然而藏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又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前景,以及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因而存在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已有300多家藏药厂,我区有50多家,青海有23家,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也有藏药厂分布,全国藏药企业总产值合计已超过30亿元。由于我区藏医药生产企业分布比较分散,在药品的生产、科研、销售及管理上没有形成合力。同时,还存在藏药产品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分布】

  林芝藏药材分布较多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达2000多种

  我区藏药材分布非常广泛,其中林芝地区较多。林芝地区自然条件独特,属典型的高山峡谷、高原丘陵地貌,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经过雅鲁藏布大峡谷进入青藏高原,林芝地区独特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并存的复合气候带,造就了林芝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百药聚居、生长的宝地。据悉,林芝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达2000多种。

  近年来,林芝地区推出藏药加工园区、藏药材种植基地、藏药材加工厂等招商引资项目,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成功引进奇正藏药等多家企业在林芝落户。目前林芝多个县建立了藏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天麻、灵芝、丹参、柴胡、当归、龙胆等16个品种,面积达8000余亩。

  虽然藏药材分布广泛,但是由于采集及种植技术等原因,藏药材资源对于市场而言还是很匮乏。据了解,以翼首草、藏菖蒲、独一味等为处方原料的藏药材资源尤其显得严重不足,统计数据显示,翼首草、藏菖蒲年消费都在1000吨左右、独一味在1500吨左右,以桃儿七果实为处方的常用藏药有五种,由于桃儿七资源的稀缺,每年只能根据资源量来生产藏成药,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2014-2018年中国藏药行业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未来的藏药企业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保障藏药材供给。西藏自治区要求,“十二五”时期,全区要加大药材资源调查力度,全面掌握药材资源的品种、分布和储量,制定我区野生藏药材采集、保护及收购管理制度,规范药材市场秩序,扶持培育符合本地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藏药材种植基地,支持对大宗常用藏药材和名贵濒危野生藏药材的繁育、栽培、种植、推广。(记者 吉福增)

(文章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文章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4月28号,巫山县工业园区。重庆鼎立元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立元公司)的车间内,生产线上一片繁忙——一根根精心筛选出的中药材川牛膝被整齐地“喂”入机器中,从另一头出来就成了片状,很快堆成一座小...

眼下,正值中药材淫羊藿种子采收季节。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的淫羊藿喜获丰收,村民们正在基地采摘淫羊藿种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走进调洞村淫羊藿种植基地,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遮阳网下,成片的淫羊藿...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7日讯武汉有片山林集8种示范功能于一体,其中包括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区。5月7日,长江日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林中种有4种中药材,率先采收的茯苓当天即已售罄。7日上午,记者驱车...

近年来,伴随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政策到资本,从产业到科研,“中医药复兴”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在这片看似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一场以“中医传承”“AI创新”为幌子的骗局,正在悄然蔓延...

在国家全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医馆、诊所、国医馆等机构迎来一波注册热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增中医养生相关企业36.9万家,同比增长53%,是2019年的13倍。2024年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