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门户
  • 广告服务
  • 本网站仅为中药材产业信息展示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务

分享

三七价格雪崩 一月骤降四成多

2013-09-23 09:22 作者: 庞小琼 5170浏览 0评论 0 0 举报

【天地网讯】

  下跌周期可能达到4-5年

  被称为“南国神草”的三七正低下高昂的头。今年8月份,这一名贵中药材价格飙涨至800元/公斤,四年飙涨十余倍的“疯牛”行情让人惊叹。不过,随着新货上市骤增,目前三七价格跌至460元/公斤,一个月跌幅达42.5%.市场人士甚至断言,未来两年三七产量倍增,步入“熊市”无法阻挡。

  但《金证券》记者发现,这一价格变化还未传导到消费市场,目前三七零售价仍然坚挺。

  产量倍增 三七高台跳水

  “上周,云南文山交易市场120头三七的批发价为560元/公斤,现在价格只有460元/公斤,一周跌了100元/公斤。”昨日,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晓静告诉《金证券》记者。云南文山为国内重要的三七养殖基地。

  三七“牛熊”转换仅在一个月间。自2009年以来,三七价格从60元/公斤飙升到今年8月的800元/公斤。

  由于种植三七不必占用林地,农户可自主选择种植,无序的种植模式加上游资的炒作,导致三七行业每隔几年就会出现剧烈的价格波动。

  近几年三七价格一直保持上涨,直接刺激三七的种植面积攀升。数据表明,2013年文山采挖7万亩,产新量超过10000吨,已经超过1年的市场需求量;2014年估计采挖面积超过14万亩,产新量将超过20000吨,供过于求的局面将无法逆转。

  市场炒作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据《金证券》了解,在2009年,上市公司康美药业就曾因大量囤积三七而被发改委调查。李晓静介绍,今年年初起市场看跌预期已浓,只不过很多资金在里面硬撑。随着上周三七新货上市,价格开始暴跌。她提醒,“国庆以后,三七新货将加速上市,三七价格岌岌可危。”

$pager$  药企解困 投机资金套牢

  三七产量的80%用于制药行业,《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目前药厂均处于观望状态,只是小幅订货。不过10月下旬药厂库存应该消化得差不多,李晓静判断如果药厂采购量可观,三七价格大概跌至420元/公斤。一旦采购量不及预期,“三七跌幅将深不见底了。”

  《金证券》接触的券商研究员则认为,下游药企的整体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在未来产新大幅增加背景下,三七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根据历史经验,下跌周期可能达到4-5年,价格甚至会跌至300元/公斤以下水平。

  前期饱受价格高涨之苦的上市公司将大大受益,包括昆明制药、众生药业、片仔癀、天士力、云南白药等。东方证券研报称,昆明制药2012年剪口三七的采购量为245吨,采购均价为874元/公斤,三七价格每下跌100元,利润增速将上升近10个百分点。

  至于三七零售市场,《金证券》记者登录淘宝、京东等销售平台,发现三七价格少有直降,只有商户“返券”、“送赠品”的零星促销活动。业内人士推测,三七礼盒市场多针对高端消费人群,他们对价格并不敏感,只有当三七价格继续下行,才会逐渐传导到消费市场。

  “价格下跌对农户影响倒不是很大,农户种植三七的综合成本,算起来大概每公斤200元。今年上半年价格高位的时候,他们通过销售三七花等,已经赚了一笔。”李晓静表示,剧烈价格波动或将重创投机资金。据了解,近两年各类资本蜂拥进入三七市场,导致文山几乎没有可以用来种三七的土地。这些资本不少是贷款投入,资金风险将伴随三七下跌猛烈上升。

  >>>新闻链接

  三七又名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相关文章

  三七价格四年暴涨超12倍 上涨或终结

  
  相关专题

  中药材价格暴涨的背后 产能过剩危机再敲警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违者必究!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发布评论

央广网北京4月30日消息(记者宋雪)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国家中医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4月29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览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展示了近50项...

4月28日,成都市举行支持中医药产业政策媒体见面会,成都市卫健委、市经信局、市公园城市局、市博览局、彭州经开区天府中药城管委会公布了一系列支持措施。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这些支持措施涵盖种植生产.....

28日下午,“机遇湾区”“机遇香港”“机遇澳门”采访团来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大学)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国家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麻种子。全媒体记者杜磊4月23日,走进州农科院地下停车场B2层,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木柴味,400多个装满杂木与菌棒的蓝色塑料筐整齐排列在闲置停车位上。若非州农科院助理研究员张乔会的讲解,很难想...

4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明安镇台梁村的田野上,种植大户贾二平正手持新签的土地流转协议,与村民们热烈讨论着中药材的种植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作为...